寒冬時節,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德保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廣西德保縣百農村百農香榨油車間開展用電檢查。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花生油的香氣,走進榨油車間,墻邊堆著一筐筐花生,工作人員進出忙碌著,接收訂單電話不斷,車間一派忙碌的景象。榨油車間負責人岑立谷笑開了花:“多虧了梁書記,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百農村距離縣城32公里,是德保供電公司的定點幫扶村。全村有405戶、1505人,原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734人,曾屬“十三五”深度貧困村。2018年以前,百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基本為零。2018年3月,德保供電公司派駐百農村的第一書記梁祖城到任后,與村“兩委”全力推進百農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帶領村民發展村集體經濟,走上了發展致富路。2021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61萬元,村民生活大為改善。
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
梁祖城到任后,立即與村“兩委”黨員群眾進行座談、開展入戶調查。百農村百農屯脫貧戶盧華根是梁祖城入戶了解情況的第一個農戶。通過多次走訪調研和深入了解民情,梁祖城發現該村很多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村中老人病弱居多,貧困人口比例大。在反復調研了解后,梁祖城與村“兩委”大膽提出改變依靠種養來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傳統方式,另辟蹊徑,因地制宜,在百農村創辦了微型榨油車間,打造百農村自己的品牌——“百農香”花生油等系列農產品。
“以前沒有這個榨油車間時,我們自己種植的花生很難找到好的銷路,現在榨油車間就在家門口,再也不愁種植的花生沒有銷路了,每天都能吃到純正的花生油,還可以來榨油坊打工,每天有近100元的收入。”盧華根開心說道。截至2021年12月,“百農香”品牌花生油、稻米等系列產品累計銷售額達到235萬元,給村民創收利潤達69萬元。
創新管理增強發展“驅動力”
有了榨油車間,但如何管理呢?合作社的幾位村民管理員感到力不從心。為了幫助村民解決難題,從電腦辦公軟件的操作等,到大活動的策劃,梁祖城均手把手“傳幫帶”,細心傳授經驗。經過近半年努力,村民管理員終于能夠獨立做好榨油車間的管理工作。目前,該榨油車間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管理模式,堅持村民合作社代表大會制度,民主決策、透明公開,同時成立村財務監督小組,每季度對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和開支情況進行審核并公布結果,徹底糾正了賬目混亂不清、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交給群眾一個明明白白的放心賬。
通過創新管理模式,百農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兩年突破10萬元,在德保全縣186個行政村中排名第一,在百色市也是名列前茅。榨油車間幫助多名原貧困群眾實現原地就業,同時帶動全村199戶、745個原貧困人口種植花生、山茶等特色產業。
昔日貧困村變為發展明星村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梁祖城積極探索對百農村的幫扶渠道,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經過調研,他提出百農村地處大土山區,水草資源豐富,是個理想的純天然牧場,村民又有著豐富的養殖黃牛經驗,如能充分利用有關扶貧政策,發展養牛產業,將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項目。為此他多次與鎮政府領導、村“兩委”及村民代表進行商議。2020年4月底,梁祖城從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申請到扶貧資金用于發展特色養牛項目,在百農村隴湯屯建設養牛場,由村民合作社進行經營,以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目前,該養牛場共有28頭黃牛,2021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約5萬元。
“梁書記來到我們村后,我們村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有了榨油車間,還發展了養牛項目,我們的村集體經濟正在不斷壯大,村民們也積極投入到產業發展中。”原百農村村支書黃紹恩說道。
“既然來到了百農村,我就是這里的人,有責任為大家選好產業、抓好產業,實現長期穩定增收努力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如今,梁祖城把曾經深度貧困的百農村打造成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村集體經濟明星示范村,讓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記者 陳自林 通訊員 蘇丹娜 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