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培養中小學生群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研學旅行對于中小學生群體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實踐價值。與此同時,研學旅行產業作為文旅融合的典型新興行業,推動其高質量發展,對于打響“云南旅游”品牌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目前云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促進云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這對于打響“云南旅游”品牌具有什么意義?在2022年云南兩會上,云南省政協委員楊林波委員關于《關于促進我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楊林波委員認為,云南省目前研學旅行存在發展合力不強、教育功能不夠、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云南省目前還沒有11部門聯合研學旅行文件下發,造成云南研學旅行市場比較零亂,沒有形成統一行業規范。“游學不分”“重玩輕學”的現象比較突出。教育性、體驗性、參與性的特點無法充分展現,造成很多學生、家長甚至學校認為研學旅行類似于遠途旅行,與綜合素質關系不大。全權委托旅行社造成教育功能的釋放程度不夠。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楊林波委員建議,要想促進云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需要從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研學品牌成長;健全研學旅行產業發展資金保障機制;優化精品研學旅行路線提升課程品質;規范市場關系;培養研學旅行導師加強優秀人才儲備五個方面發力。
楊林波委員認為,要握當前文化與旅游融合的大趨勢,在發展研學旅行產業時要明確將教育作為首要目的。制定研學旅行產業專項發展規劃,完善政府、金融機構、文旅企業等多方資金籌措機制,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地方實際的研學旅行路線,提高第三方教育服務機構的準入門檻,制定和完善研學旅行的考評機制和監督體系,開展相應的培訓班等方式使得研學旅行活動的老師有更加專業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素養。(記者 鄭義 實習生 曹逸楠 柳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