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4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對外發布2021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況。結果顯示,2021年度四川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99.4%,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孟坤介紹,為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四川在全國率先成立四川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全國率先啟動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大力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構建與推廣應用。新立項標準23項,新發布標準36項,現行有效標準836項,占省級地方標準一半以上,位居各行業首位,重點優勢產業基本實現“有標可依”。
目前,四川全省新申報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30個,累計獲證產品55個。
四川圍繞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發展,精心布局監測計劃,全省農業農村部門食用農產品定量檢測量13.866萬批次,達到1.65批次/千人。省級組織實施例行監測、專項監測、監督抽查、縣域監測和飛行檢查等5項監測,共抽檢樣品4.2萬批次。其中,例行監測農產品樣品13906個,蔬菜、水果、茶葉、畜禽蜂產品和水產品合格率分別為99.3%、99.0%、99.2%、99.6%和99.1%;專項監測糧油、蔬菜、水果、茶葉、雞蛋、豬肉、水產品、現代農業園區、種植業產品及產地協同和“四川扶貧”集體商標用標農產品等樣品8653個;監督抽查各類農產品樣品5733個,檢出不合格樣品112個,問題發現率1.95%;縣域監測各類農產品樣品14027個。針對各級監測中發現的不合格樣品,及時通報并督促市(州)查找問題根源,做到了風險監測問題產品查明率100%,執法抽樣問題產品查處率100%。
為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四川加快了推行合格證制度步伐。支持21個縣開展達標合格證制度示范,建設標桿主體46家、市場“準入制”試點57個。在全省廣泛推廣“合格證+追溯碼+品牌Logo”模式,全年6.7萬家主體開具合格證4750余萬張。同時,四川積極探索采取市場化方式推廣追溯,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四掛鉤”機制,全年新增1.65萬家主體入駐國家(省級)追溯平臺,錄入產品批次信息241.8萬條。支持20個縣開展追溯示范,建設示范企業200家。
為提升“川字號”農產品競爭力,四川創新品牌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四川農業品牌目錄制度,首次發布四川農業品牌發展報告;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支持遂寧紅薯、資中血橙、邛崍黑茶等30個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創建,重點培樹一批優秀農產品品牌,丹棱桔橙、攀枝花芒果等7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入選“2021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榜”。安岳檸檬、通江銀耳等15個品牌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及品牌價值榜單,產品競爭力大幅度提升。
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隊伍。記者了解到,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聚焦“強起來”,會同省市場監管局繼續實行聯合推進“雙認證”、聯合開展能力驗證、聯合實施監督檢查“三聯合”管理模式,持續規范農產品檢測機構運行。四川省現有208家檢測機構通過“雙認證”,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此外,相關部門舉辦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邀請了農業農村部、四川農業大學專家開展檢測技術實訓,把培訓課堂搬到實驗室,實行“一對一、手把手”教學,分級實訓市縣檢測技術骨干,為堅決守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切實發揮出農業農村“壓艙石”作用。(記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