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雙碳”目標下,相關綠色投資將超100萬億元。為支持綠色低碳轉型,2021年底,中央和相關部委已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如國常會決定設立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等,這些政策將帶動2022年清潔能源、綠色技術、綠色產業相關投資需求。
四是科技創新戰略推動高技術投資高增。2021年制造業投資表現亮眼,兩年平均增速從上年的-2.2%上升至5.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更是高達16.7%,計算機、電子設備等行業增速保持高速增長。
強化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將長期利好高技術投資。科技創新戰略導向下,政策面突出強調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未來將有更多資金流向高技術相關產業,2021年,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1.8%,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18.1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32.8%,表現亮眼。在高技術投資的支撐下,預計2022年制造業投資保持韌性。
五是數字技術發展鞏固數字經濟地位。近年來,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推動下,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據信通院測算,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位。具體到產業層面,中國數字經濟在產業規模、科技水平、平臺影響力、獨角獸企業數量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疫情更是加速了中國數字化轉型,以“互聯網+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迅速興起。2020年中國網上零售額達11.8萬億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432.2萬億元,高居全球首位。近期,《“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出臺,為“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28地出臺了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部分省份在“十四五”規劃中均要求到2025年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要超過50%。未來,在規劃指引和各地積極部署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更加全面高效,產業融合將進一步加深,推動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
在上述因素支撐中國經濟韌性同時,鑒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宏觀政策應短期內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財政和貨幣政策進一步加碼:一方面,財政發力拉動基建的同時,要將重點從前期供給端為主加快轉向供需兩端兼顧,更加強調轉移支付和對消費的拉動,比如統籌考慮推出“消費券+家電下鄉+新能源補貼”等短期促消費政策組合;另一方面,基于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勢、國內通脹壓力緩解,貨幣政策仍有操作空間。鑒于穩增長政策的滯后性及美聯儲加息尚未啟動,建議盡早運用降準降息等政策工具,穩定市場預期,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觀點網
優質內容推薦
綿遂內鐵路、綿陽機場遷建……綿陽今年交通有這些重點項目重磅!東莞地鐵3號線有望今年動工!全國百強!漯河這個區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