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盯著賣房做養老產業鏈機會更多
金融界:此前,有很多房企進行“養老地產”的商業模式被詬病,因為他們基本上還是打著“養老”的幌子進行賣房。您認為,真正的養老地產可以做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趙卓文;養老地產的模式應該是多元的。既有長期經營的物業,當然也包括可出售給個人的物業。不應該是只有養老概念的房子,應該是帶有養老服務實質內容的養老服務設施。
實際上,銀發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在養老服務體系構建中的商業機會更大。這方面的服務,包括老年人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健身休閑、金融支持,圍繞老年人衣食住行、康復護理的老年用品等等,都具有廣闊的發展機會。所以房地產開發商不要只盯住養老地產,未來圍繞銀發經濟和養老服務體系,還有很多業務發展的空間。
這也是此前許多房企單一做養老地產的實物產品很難獲得回報水平的原因之一。必須立足做產業鏈。做好產品和服務,才能獲得持續增長的機會。
金融界:正如您所說,單一做養老地產,很難獲得回報水平,必須立足做產業鏈。但是從房企參與意愿和結果來看,房企仍然對愿意做養老地產產品,不愿做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這是什么原因?您對房企涉足養老產業鏈有哪些建議?
趙卓文:房企涉足養老產業鏈,首先要轉變經營思維。
長期以來,房地產開發的特點是高杠桿、高周轉、高回報。簡單說,做房地產開發,更傾向于賺快錢。而現在“房主不炒”的宏觀產業政策調控下,房地產企業已經慢慢意識到傳統的“高杠桿賺快錢”模式不靈了,要轉變發展方式和盈利模式,探索新的發展方式,因此從主觀上,有一個要改革的動力;
另一方面,房企從事養老大健康產業,要立足于做產業鏈的構建,就需要更強的整合能力,更具耐心的長線投資,更具社會責任感的精神。這方面,房企作為城市生活的開發者、建設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有天然的優勢。而且,現在許多綜合性房企旗下都有高水平的物業管理企業,他們本身也成為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要按照市場化規律進行運作,“銀發經濟”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金融界
優質內容推薦
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出臺 專家:對三、四線城市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