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記者從咸陽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咸陽市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處理好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的關系,培植動能,釋放紅利,確保小農戶長期穩定分享產業就業增值收益,力爭2022年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10%以上。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該市穩步推進禮泉縣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示范,完善方法路徑,盤活資源資產;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真正讓農戶的承包權穩下去、經營權活起來;穩妥推進集體土地所有權和房地一體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
全面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該市深入推進“三變”改革,建立集體經濟考核機制,實施集體經濟“清零消薄”行動,確保“空殼村”全部清零;強化集體資產監管,開展村干部離任審計、合同規范清理專項行動,推廣使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力爭2022年底村級上線使用率50%。
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該市實施新型經營主體提升工程,著力培育招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強15家產值超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壯大7家“加工型”頭雁企業;開展示范家庭農場“三級聯創”,推介一批國家、省級典型案例;加快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爭創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大力推行適度規模經營,建立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強化農民創業就業,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通訊員 梁高強 記者 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