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堅持以生態為基,以產業為本,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實施經濟結構提質、生態功能提升、環境治理提效三大工程,推進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生態治理同向發力、全面提升,努力擦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底色。
大中街道全力做好“環境負載”減法,做實“綠色發展”加法,準確把握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要求,完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慧眼大中”電子平臺,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與“含綠量”。切實履行大氣監測國控點點位長職責,強化大氣揚塵管控、餐飲油煙監管、企業達標排放,全力保衛藍天;嚴格落實河長制、斷面長制,加快推進泰西中心河水質提升后續工程、工業園區污水管網雨污分流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區級斷面水質,盡心守護碧水;深入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提升危險廢棄物規范化管理和處置水平,堅決捍衛凈土。強化環境信訪閉環管理,高質量完成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全力做好中央環保督察迎查工作。
大中街道持續開展“星級美麗鄉村”創建,全街道年內將有一半以上的村達“五星級”標準。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生活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村污水管網覆蓋率達50%,畜禽養殖污染整治“五到位”率達100%,戶廁改造235戶,創成垃圾分類試點示范村2個;全面推行林長制,新增成片造林80畝。實施經濟強村三年行動,大力發展專業化合作組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穩定達30萬元以上,培植鄉村振興示范村4個、特色村5個。街道對照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標準,狠抓薄弱環節整改提升,繼續保持文明創建工作全市街道領先位置。他們緊扣“十沒有、二十有”要求,突出老舊小區、集貿市場、后街背巷、城鄉結合部等關鍵部位,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有機結合,開展干凈、秩序提升行動,建設一批美麗小區、美麗社區。(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