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建立,2021年共審批項目環評3304個,投資約4020.7億元。
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處處長李強介紹,截至去年11月底,陜西省12個市(區)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已全部經各市(區)政府(管委會)發布,至此,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建立。與此同時,省、市層面積極探索“三線一單”在政策制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方面的實踐,并形成了一批應用案例。
此外,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嚴格落實項目環評集體審查制度,在管控重大項目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嚴格實施“以新帶老”、區域削減等措施,有力推進全省環境質量改善。2021年省生態環境廳共召開7次環評審查會,完成66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涉及投資約199.3億元。對不符合環保政策或環評文件質量要求的7個項目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2021年全省共審批項目環評3304個(省級66個、市級604個、縣級2634個),涉及投資約4020.7億元。
在此基礎上,以產業園區為突破點,集成融合“三線一單”宏觀管控要求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布局性約束,建立了全省產業園區基礎數據庫。通過采取登記表豁免、告知承諾審批打捆審批以及簡化環評內容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環評管理措施。據了解,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明確對重大項目提前進行指導服務的要求,進一步壓縮評估、公示時間。目前,省級項目環評審批時間平均壓縮了一半以上。(記者 房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