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市村(社區)停車規范管理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印發,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東莞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對《意見》進行了詳細解讀。其表示,面對城市發展帶來的停車難題,將積極優化村(社區)停車資源供給及交通組織路線。
那么
詳細解讀具體內容如何?
大家趕緊來看看
明確停車管理嚴格組織實施流程
據介紹,為確保符合群眾利益,《意見》優化了停車資源供給結構,并提出村(社區)停車管理項目應嚴格組織實施流程,包括編制管理方案、屬地鎮街(園區)組織有關部門對方案開展評估審核、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會議表決公示、停車設施組織建設驗收及項目信息登記等。
這樣細致的做法,一方面提高了組織實施效率,另一方面也確保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協商落到實處,提升政策的可行性。
由于圍合停車管理的特殊性,《意見》還特別制訂了村(社區)圍合停車管理實施流程及流程圖,對村(社區)開展圍合停車管理的具體實施流程作出規范,包括明確圍合實施范圍、編制圍合停車管理方案、項目申請及申請材料、鎮街組織評估審核管理方案、村(社區)表決公示、村(社區)施工作業、村(社區)向屬地鎮街提出申請驗收、鎮街報送信息登記等,為實施圍合停車管理提供合法、高效、順暢的實施細則。
同時,要求鎮街要定期對實施圍合停車管理的村(社區)進行全面評估,指導村(社區)適時調整管理手段,提高村(社區)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營造村(社區)停車規范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圍合管理是管理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圍合管理是綜合治安管理、疫情防控、環境整治、停車管理等內容的措施,而不僅是為了停車管理。”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圍合管理是村(社區)在目前條件下選擇的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理和自治管理方式,各部門、基層鎮(街道)村(社區)也正在探索更多新的智能化管理手段。
合理收費,統一標準劃設停車標志標識
價格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意見》進行了規范,村(社區)及其他權利人應按照停車設施類型,根據政府指導價或市場調節需求,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費標準并做好明碼標價工作,同時設置服務投訴渠道和建立快速處理機制,明確糾紛處理程序和時限要求,為村(社區)收費的合理性提供依據。
《意見》鼓勵村(社區)制定不區分對象、標準統一的收費政策,但因為各村(社區)實際情況不同,對村集體產權所有人和非產權所有人是否統一收取停車服務費存在差異化認識。因此,現實中村(社區)采取的收費政策,以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會議表決結果為準。
此前,不少市民都提出不能“圍而不管”,期待停車管理水平的提升。對此,東莞停車產業協會協助細化出臺了村(社區)停車管理服務規范。根據《意見》,村(社區)應根據停車規范管理需要及區域實際,配備足夠的停車服務管理人員,并建立服務管理人員巡查管理制度,確保停車收費和管理服務并重,提升市民群眾停車體驗;另一方面,村(社區)停車設施應按照全市統一標準劃設停車標志、標識,按照標準配建停車管理系統,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為后續村(社區)的停車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增加停車設施供給、盤活既有停車資源
《意見》由交通、發改、公安、民政、自然資源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體現了村(社區)停車管理的分工協作。多部門將攜手,發揮屬地管理主導作用,落實村(社區)主體責任,增加停車設施供給、盤活既有停車資源、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這樣詳盡的指導意見是東莞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地方實際進行了探索,綜合運用智慧改造、價格杠桿、村規民約、執法管理等手段,力爭做到村(社區)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形成治理合力。”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從2020年起,交通部門已經開始對全市村(社區)停車管理進行摸底排查。截至2022年1月,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360萬輛,而全市機動車停車資源供給約175.3萬個,停車難問題成為群眾關注熱點、社會治理難點。
該負責人表示,此前已有部分村(社區)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大背景下結合治安、疫情防控等實際需求,設置智能化道閘、采取圍合管理方式加強和規范停車管理,并按照市制定的政府指導價標準收取停車服務費。
從長遠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村(社區)停車問題需要完善村(社區)停車設施規劃建設,需要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基層村(社區)自治作用,有效將城市交通運輸、交警執勤、城管執法、市場監管等管理力量和手段延伸到村(社區)內部。《意見》的出臺,意在進一步規范化村(社區)停車管理,提升村(社區)停車管理水平。
東莞今年將新增6萬個停車位
為了保障《意見》有效落地和實施,市交通運輸局計劃對《意見》和即將出臺的《東莞市機動車停車設施管理辦法》進行解讀,宣貫政策。
為停車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法規支撐,市相關部門也計劃出臺系列配套政策。如市交通運輸局制定道路停車泊位設置工作指引,研制建設立體停車設施財政獎勵政策,研制公共停車場數據聯網管理規范;市自然資源局研究調整建筑物配建停車位標準;市市場監管局研制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辦法;市發展改革局完善差異化的停車服務收費政策;市農業農村局研制村(社區)對外發包操作指引;市民政局研制村(社區)停車協商管理工作機制等。
同時,今年內,東莞全市將新增6萬個停車位,各鎮街打造不少于3個停車規范管理示范村(社區),向全市推廣可復制經驗。
據介紹,《意見》正式出臺之前,交通部門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研,公示期間全面收集了市民意見。在反饋意見中,有近60%市民明確支持收費或加強停車管理后適當收費。在規范整治后,部分村(社區)取消圍合收費管理,車輛亂停亂放、堵塞消防通道、治安管理等問題有反彈回潮現象,接到不少村民的反映,希望能加強管理執法,解決有關問題。
“通過提高群眾法治觀念和文明意識,樹立停車‘用者自付’觀念,培養良好用車習慣,倡導公交出行、綠色出行,我們的交通秩序一定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市交通運輸局該負責人表示,交通部門將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把存在的問題一個個梳理出來、一項項回應,讓《意見》落實好、執行好。
讓我們一起期待
以后在村(社區)里停車
越來越規范、便捷!
來源:東莞交通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優質內容推薦
重磅!東莞黃旗南、國貿旁爛尾樓有新動作!看過來!華陽湖大橋最新進展來了臺州市域鐵路S1線車輛來了!時速14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