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記者走進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七盤關工業園,廣元旭航構件制造有限公司爬架生產線上,全自動焊接機器人和自動激光切割機正在趕制今年的又一批訂單。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批訂單全部由機器人進行焊接,工作效率和成品的精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這批訂單再有5天左右就能完工,然后運往山西交付客戶使用了。”廣元旭航構件制造有限公司爬架車間副主任李朝斌感嘆說,在沒有自動焊接機器人之前,這批訂單人工焊接需要一個月時間,但引進自動焊接機器人后,只需15天左右就能完工了。
據了解,廣元旭航構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大型建筑施工設施、輔材研發、生產、貿易及物流服務的綜合型企業。作為朝天區建材系三大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加大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研發投入力度,僅2021年,公司就投入近100萬元用于科技創新與研發。同時,公司還積極與西南交通大學開展企校合作,在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裝備、高附加值上游產業鏈等方面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突破,2022年,公司預計產能可增長50%。
“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鋁模生產流程管控軟件系統、全自動焊接機器人工作站、臥式在線噴涂均已投入使用,在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方面均有較大程度的提升;聯合研發的年產6.5萬噸鋁型材全自動擠壓生產線,今年年底就能投產,為公司下游產品高質量原材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廣元旭航構件制造有限公司副經理向禹說,公司今年已簽約訂單20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比增長50%。1至2月,已完成訂單5萬平方米,實現產值2500萬元。而隨著全自動機械化生產設備的投入使用,在提升產能的同時,更為公司減少約350萬元的人力成本投入,公司也逐步實現了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轉變。
把加快發展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培育工作作為推動全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促進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提質升級,推動行業“小巨人”強筋健體。近年來,朝天區通過實施高水平技改升級,引導科技成果轉化在區域主導產業、重點領域落地落實,支持區域特色農業、生物醫藥、建材等產業提升創新質效。
同時,充分發揮政策措施激勵和導向作用,出臺了《廣元市朝天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十五條措施》,在加快產業集群培育、促進項目引進、鼓勵企業創新驅動等方面落實政策保障,全力支持重點企業研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特別是今年以來,朝天區把加快發展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培育工作作為推動朝天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設立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創建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支持企業向科技服務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換、發明專利申報等技術交易,持續抓好各項激勵政策的落地落實,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朝天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何化勇介紹,目前,朝天區已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家;轉移轉化科技成果60余個,轉化產值62億元,開發新產品75個,培育和引進新品種39個,實現高新技術主營業務收入21億元,建成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企業2家。(記者 戚原 通訊員 付元偉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