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龍街鄉東北部的竹者村,眼底盡是一片綠意,青草的芳香撲鼻而入,令人心曠神怡。竹者村生態環境良好,共有林地面積13.33萬余畝,人均50余畝,有著豐富的林草資源,適合養殖業的發展。
“竹者村‘兩委’和駐村干部隊伍充分利用良好的林草資源優勢,積極動員村民發展養牛業,積極利用好縣、鄉兩級的技術指導力量,抓好指導服務工作,大力推進西門塔爾肉牛和其他新品種牛養殖,提高養殖戶養殖效益。”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駐竹者村第一書記紀光旭說道。
肉牛養殖已經成為竹者村重點扶持、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近年來,龍街鄉把發展肉牛產業作為農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來抓,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因勢利導,從村干部開始,一戶一戶宣傳引導,積極引進優良肉牛品種西門塔爾牛以及其他黃牛品種,大力發展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
“說得再好,沒人帶頭,村民始終是有顧慮的,所以我帶頭先從國資公司購買了一頭西門塔爾肉牛,做到要求群眾做的,村干部先做,讓群眾放下觀望心態,相信黨的基層組織。”時任竹者村黨支部副書記雄正娛擲地有聲地說道。
從國資公司購買西門塔爾肉牛有著許多惠民政策,以降低群眾的購買成本,減輕村民的經濟負擔。其中包括了購買即可以贈送相關保險、直接把牛運送到家門口避免群眾承擔運輸風險、產下一頭小牛崽獎勵500元、貸款買西門塔爾肉牛相關銀行會給予利息優惠等政策扶持,切實做到了政策便民、財政為民、產業富民。
竹者村田心組組長張啟文一直以養本地水牛為主,每年水牛存欄四五頭。但由于本地水牛出欄時間慢,養殖周期長、成本高。在景東彝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政策支持下,龍街鄉黨委、鄉政府和竹者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2021年底,張啟文逐步改良品種,賣了家里的水牛,引入了西門塔爾肉牛。
張啟文說:“我家一直以來都是養水牛,去年賣了3條牛,才賣到了2.8萬多元的價格,今年改良了品種,在煙草公司駐村工作隊的動員下,我從國資公司買進了2頭西門塔爾肉牛來養,從目前的生長狀態來看,飼養比較容易,生長很快,相信飼養西門塔爾肉牛應該比養水牛更有經濟價值。”
紀光旭介紹,西門塔爾品種肉牛的優勢就是生長速度快,適應環境能力比較強。雖然目前竹者村只買進了7頭西門塔爾肉牛,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同時也引入了其它黃牛600余頭,經過品種更換之后之后,相信肉牛養殖一定會成為竹者村的支柱產業。
目前,景東彝族自治縣正以全縣之力抓肉牛產業發展,景東彝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響應,在掛鉤幫扶的竹者村按照“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模式,加強規劃統籌和協調服務,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守正創新,積極宣傳,切實把群眾組織起來發展肉牛產業,大力發展“牛經濟”,實現“一條牛引領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富一個村,一個村撬動一方經濟”的目標。(記者 鄭義 通訊員 李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