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剛剛過去,百強房企開局不利。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樓市并未迎來預期的“陽春三月”。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62.6億元,同比下降47%,銷售額超千億房企僅剩2家。
不過,今年一季度多部委已密集表態穩地產,釋放強烈維穩信號。多家頭部房企負責人及研究機構皆預計,接下來房地產市場將企穩回暖,寬松政策的效果會逐步顯現,而今年的樓市也可能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
百億銷售額房企少了30家
今年前三個月,中國房地產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市場整體依舊低迷。
根據克而瑞對30個重點監測城市,3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48%,同比跌幅擴至47%。一季度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3月單月業績同比降低52.7%,較2月降幅擴大5.5個百分點,相比1月業績規模降低2.6%。累計業績來看,1-3月百強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也低于2020年的同期水平。
3月份一線城市市場陷入沉寂,成交環比增長7%,同比跌幅擴至49%,各城市成交持續低位運行,同比跌幅都在50%附近。受制于疫情防控出現反復,上海、深圳房地產市場處于“半停擺”狀態,成交同比跌幅明顯擴大。
北京、廣州成交同樣不及預期,3月上中旬市場表現疲弱,新開盤項目平均去化率低至3成,下旬開始回溫,但整體市場熱度較去年同期相差甚遠。部分城市在救市政策落地后市場確有回溫,但持續時間較短。
一季度有逾八成的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近四成企業的降幅高于50%,多數規模房企銷售表現不佳,一方面是受到市場低迷、行業信心不足的影響,另一方面企業自身的推盤及營銷積極性也普遍不高。
根據克而瑞全口徑銷售榜,一季度銷售規模前十房企分別為碧桂園、萬科、保利發展、融創、中海、招商蛇口、華潤置地、金地、綠城、龍湖,其中僅有碧桂園和萬科的銷售金額破千億。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62.6億元,同比下降47%,銷售額超千億房企僅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家;超百億房企4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0家。
拿地意愿仍不強烈
在房地產行業風險尚未出清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房企的融資、拿地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1-3月百強房企拿地總額2272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9%,百強房企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58.5%。
從新增貨值來看,綠城中國、華潤置地和上海地產集團占據前三位。一季度綠城以累計新增貨值392億元成為拿地最多房企,華潤置地、上海地產集團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323億元和297億元。
房企拿地分化顯著,50家代表企業拿地額同比下降68%,以國央企為主的企業拿地態度積極,拿地前十位多數是國央企,除了三甲外,還有建發、北京興創、保利發展、金地、濱江、徐州新區國有資產經營、中建三局,其中僅浙系房企濱江集體是民營企業。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中國房地產金融
優質內容推薦
有你家嗎?濟寧12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名單公布蒲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地質勘探鉆孔全面開工全省第二!東莞文明城市建設再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