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草木萌發。近日,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建華鎮永安村的街路上,村屯綠化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作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之一,今年,永安村25條街路將全部栽植雞心果,共計5400株。
永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苗國樹介紹,永安村以街路兩側增綠為重點,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提升綠化美化水平、提高村民保護生態環境意識,為建設生態宜居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開魯縣深入貫徹落實“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重要指示要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緊緊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早部署、早行動,高質量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建設,為廣袤大地播下片片新綠,讓綠色生態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在植樹造林現場,隨處可見林業部門技術人員忙碌的身影。開魯縣林草局強化靠前服務、一線指導,派專業人員幫助各鎮場進行規劃設計,幫助訂購苗木、檢查苗木質量,苗木調運、整地挖穴、栽植管護等各個環節專業人員也都在現場全程指導,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造林一次成型、一次成功。
建華鎮富隆村王強栽植果樹多年,但由于技術欠缺、管護經驗不足,經濟效益一直不太理想。今年,他家項目區的20畝地全部栽上了雞心果樹苗,而且有技術部門的人員全程把關指導,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樹苗都給栽好了,養護技術也手把手教給我們了,我們一定把這片林地管護好。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咱們經營好了,每畝地至少能收入上萬元。”王強看著眼前這片剛剛栽好的林地,自信地說。
生態興則文明興。開魯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2022年將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6個、34.86萬畝,進一步促進林草資源恢復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開魯縣林草局副局長劉繼春介紹,開魯縣重點打造以村屯綠化為點、以生態廊道綠化為線,以開魯鎮、建華鎮、小街基鎮沙區營林綠化為面的“點線面”相結合的高標準精品示范帶工程,同步實施以義和塔拉鎮封禁保護建設和小街基鎮、建華鎮退化草原治理為重點的草原修復工程,進一步增加森林草原植被覆蓋度,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美麗綠色開魯縣。(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秦英 劉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