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東坡酷愛飲茶,而他的故鄉四川眉山,是茶的絕好產地。在外為官多年的他,依舊掛念不已,在為家鄉故友蔡子華寫的詩里,寫下了“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的詩句。
很多人誤認為詩中的“紫筍”是一種竹筍,其實不然。紫筍,一種名茶,因其鮮茶芽葉顏色呈微紫色、嫩葉背卷如同筍殼而得名。據考證,蘇東坡詩詞中的“紫筍”就是現在的“雅茶”,雅茶對于東坡居士來說,是牽掛一生的嗜好,無論何種境地之下,蘇東坡都是那樣的愛茶,以至于,他不僅會品茶、泡茶,更會種茶、采茶。
可以說,蘇東坡與眉山茶,故事豐富多彩、歷史源遠流長。現在眉山市共有42萬畝茶地,其中已有兩千年種茶歷史的洪雅,茶葉在地面積就達30萬畝,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據洪雅縣志記載,“漢唐出名茶、宋朝置茶廠、明清盛興”,清朝初年洪雅的名茶產量就達到“全蜀之冠”。
洪雅地處北緯30°的四川盆地西南,背靠峨眉山,坐擁瓦屋山,地貌呈“七山二水一分田”之勢,森林覆蓋率超71%,年均氣溫16.8℃,這片被譽為“中國養都”“綠海明珠”“天府花園”的蜀中樂土,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千里連綿綠海,四時云霧繚繞”的良好生態環境,孕育出萬畝無公害、綠色、有機茶園。“洪雅綠茶”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洪雅是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連續三年獲“中國茶業百強縣”稱號;中山鎮獲評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茶葉)示范村鎮;中山鎮前鋒村獲評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相關資料圖)
去年,洪雅育成天府5號、天府6號兩個茶樹新品種,標志著洪雅終于有了自己的茶樹新品種,實現了眉山茶樹新品種零的突破。隨即,在農民豐收節上,洪雅推出“瓦屋春雪”茶葉品牌,而品牌名稱正取意于蘇東坡詩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再結合本地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茶葉特色等最終確定。“瓦屋春雪”核心產茶區位于北緯30度黃金產茶帶,海拔800米-1200米,這里林木蔥郁,水汽氤氳,山泉甘冽,土壤富硒,是適合茶葉生長的絕佳之地。
近年來,洪雅縣茶產業發展圍繞“洪雅綠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程,堅持以四川省“精制川茶”為引領,按照眉山市“一杯茶”總體部署,緊扣“做強一區、做精兩山、做特三片”戰略布局,籌謀品牌建設,培育龍頭企業、構建市場體系。未來,洪雅縣將繼續聚焦農業產業布局,加快策劃并宣傳好茶業區域公共品牌,積極探索“以茶帶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爭取引進茶葉精深加工企業入駐洪雅,建設規范化、規模化的茶葉精深加工園區,大力推進有機茶園建設,打響洪雅茶業品牌,大力建設“一杯茶”工程,讓茶產業走上品牌化、市場化、標準化發展之路。
世代秉承著匠人精神的洪雅人,用一杯杯生態雅茶養心,綿延的茶園美景養眼,衍生的茶食養胃,茶旅融合的方式養身,向世人呈上一張亮麗的綠色名片,讓“山水洪雅·中國養都”的名號更加響亮。(記者 戚原 通訊員 周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