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新媒體珠海訊 據珠海特區報報道,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依托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與港口群和機場群,構建區域經濟發展軸帶”被寫入其中。3年來,依托“海陸空鐵”全要素,珠海交通基礎設施正加速升級,以“千帆一道帶風輕”的勢能,向“奮楫逐浪天地寬”的新格局邁進。如今,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骨架漸成。
亮點一: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進
2020年8月,珠機城際一期開通運營,廣珠城際借此向西延伸,串聯橫琴這片發展熱土。如今,伴隨珠機城際二期建設如火如荼開展,2023年全線將具備運營條件。跨越山海,穿城而過,由香洲城區至珠海金灣機場將形成“香洲-橫琴-機場”的城際鐵路大通道。依據《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珠海將力爭實現城際鐵路大通道的公交化運營。目前,在市域軌道環線方面,珠斗城際已形成線站位方案研究初稿,廣佛江珠城際珠海中心站至珠海機場段開啟前期研究工作已箭在弦上。
(相關資料圖)
市軌道交通局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項目隧道工程已開工,橋梁樁基已經打下,其中珠海至江門段的建設爭取今年第三季度全面鋪開。珠海至肇慶高鐵自珠海鶴洲,經江門、佛山抵達肇慶,設計時速350公里,是珠江西岸銜接貴廣鐵路的便捷通道。而另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將與之交匯于珠海中心站(鶴洲)這一交通樞紐。該站與橫琴口岸間長23公里的高鐵線路目前已在深化線位方案研究。
《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建設南珠中城際、廣佛江珠城際(珠海機場至鶴洲站段)等項目,啟動深圳至珠海城際(珠海段)、珠斗城際前期研究,力爭“十四五”末期啟動深珠城際建設工作。“十四五”末期鐵路網規模達到117.8公里。
亮點二:交通網絡和樞紐節點不斷優化
2020年洪鶴大橋、金琴快線等一批項目通車,珠海隧道等項目相繼動工;2021年鶴港高速一期通車;今年香海大橋及其支線將通車,鶴港高速二期、興業快線北段即將貫通;明年金海大橋具備通車條件;2024年,黃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接深中通道的金琴快線北延段計劃通車;很快,九洲大道、珠海大道西段快速化升級改造等項目將開工,構建直通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的戰略走廊……灣區西岸的珠海“內外兼修”,緊扣內聯外拓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力織密“八橫十一縱”高快速骨干路網,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骨架漸成。
《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珠海機場、珠海港為樞紐,高速公路、鐵路、水路為主骨架,城際鐵路、普通國省道為干線,農村公路為支線的多層次、樞紐型、網絡化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初步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形成“3060通勤圈”和“12312交通時空圈”。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即將正式印發的《珠海市交通提升暨交通強市實施方案》《珠海市重點交通項目三年(2022-2024)行動計劃》從推動珠澳港交通體系深度銜接,開創珠澳港合作新局面,加快提高綜合交通輻射能力,服務珠海產業能級量級提升等方面提出了110項工作任務,并將高速公路、重要市政道路等在內的5類85個項目作為2022-2024年重點推進項目,其中續建項目總投資1096億元,新開工項目49個,總投資1951億元。
亮點三:空港海港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珠海港新建成泊位21個,其中萬噸以上泊位7個,新增泊位通過能力2482萬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190萬標準箱(1620萬噸)。2020年珠海港港口貨物吞吐量1.3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4萬標準箱(2019年曾達到256萬標準箱)。
等級為4E標準的珠海金灣機場,2020年客運吞吐量733.56萬人次(2019年曾達到1228萬),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千萬級機場。通用航空方面,蓮洲通用機場一期正式運營,二期工程已啟動前期工作。珠海的機場樞紐地位近年來得到明顯提高。《珠海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圍繞復合型區域樞紐機場的目標,完成珠海機場改擴建工程、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空港國際智慧物流園、新建塔臺工程、開通國際口岸和國際航線,機場客運保障能力提升至2750萬人次/年,計劃啟動第二跑道擴建和T3航站樓工程前期工作。建成蓮洲通用機場二期工程,完善珠海航空發展體系,打造珠海通用航空綜合示范區。
目前,珠海正謀劃通過高欄港快線、金港大橋等項目的建設完善珠海空港、海港間的路網銜接,同時借助即將具備通車條件的金海大橋,搭建起聯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快速通道,為產業聯動發展創造可能。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優質內容推薦
珠海中心糧庫二期項目預計明年竣工珠海長隆二期工程完成主體建設珠海高新區大力整治老舊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