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交通先行。云南省麗江市煙草公司掛聯紅橋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六套答卷”融入鄉村振興,多措并舉幫助紅橋村開展農村道路硬化工作,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當好“麗煙答卷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高路遠行路難
路面窄,坑洼不平,每逢雨雪天氣泥濘不堪,是以前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紅橋鎮新聯村的面貌。回想起以前,新聯村村委會主任祝和學不禁感慨道:“道路沒硬化之前,一遇下雨天出車就變得難上加難,農戶家的包谷、土豆等農作物也不方便拉出去銷售,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
71歲的馬海阿曼說:“很多年以來,我都以為路是彎的,世上也只有泥巴路。進村的土路高低不平,雨天泥濘不堪,大半輩子我不知道穿破了多少草鞋。我們這里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我也從未走出過大山。”山路蜿蜒,像是村子里散發出去的樹枝丫,每一條都連綴著鄉親們的酸甜苦辣,他們沿著山路,扛著鋤頭,春種秋收度過日月。
細訪民情知民意
新聯村李子布望著硬化的道路滿是欣喜:“哎喲,我家門都要被他們幾個踏爛了,為了這條路他們真沒少跑!沒有他們,這路不可能這么快修好!”
提起道路硬化,沒有哪個村不想干。這也讓村“兩委”和駐村工隊又喜又愁,喜的是終于把項目盼來了,愁的是這一路段涉及的村民性格不一,想法各異,可能實施起來協調難度大。
難不難?難!做不做?做!行動是最好的回答,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員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到項目涉及的路段現場和部分農戶家中,挨個和村民們交心談心,組織民情懇談會、微信群上線交流等方式,逐一剖析問題,講親情,講法律,講發展,講大局,講“向前看”,苦,口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積極宣傳各項政策,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支持配合修路工作。
2021年寧蒗彝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制定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組的計劃,每個村委會給予100萬元的配套資金用于打造示范點,市煙草積極響應號召,投入60萬元與政府配套資金一起建設紅橋村委會示范點新聯村小組。2021年11月,完成了新聯村小組2.79公里的入戶道路硬化項目。
道路硬化暖民心
一條條通村、通組公路,修到了家門口,通到了田埂上,也讓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致富的步伐更快。“今年我們新聯村全村種植玉米200畝,土豆100多畝,現在水泥路打好了,只要農作物一成熟,車都能直接開到田里,省了不少功夫!”祝和學樂呵呵地說。
“過去咱村的這條路是土路,坑坑洼洼,特別下雨后,更是行車顛簸,還經常熄火。現在好啦,全部硬化成了水泥路,出行方便又快捷,我今年要再多種幾畝玉米才行。”新聯村的村民沙阿杰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道路硬化鋪就的不僅是一條農民的“致富路”,也是一條黨和群眾的“連心路”。駐村工作隊將持續以為群眾辦實事入手,聽群眾心聲、解群眾疑難,為群眾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當好鄉村振興路上的“麗煙答卷人”。(記者 鄭義 通訊員 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