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樊城,驕陽似火。記者日前來到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樊西新城三川眾創城智慧產業園,炎炎烈日下,施工人員緊張作業,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建設現場一派繁忙。
(資料圖)
今年以來,樊城區牢固樹立“產業為先、項目為王、產業是發展根基”的導向,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1至6月,樊城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交出了“半年考”的精彩答卷。
點燃項目建設“強引擎”
“目前,項目B區建筑外立面和綠化景觀已基本完成,10月即將開街營業。”8月3日,襄陽國際旅游茶城招商總監周冰向記者介紹。
樊城雖不是農業大區、強區,卻積極利用商貿大區的區位優勢和要素資源,加快推進全市 “三農”領域補鏈延鏈強鏈龍頭項目襄陽國際旅游茶城建設。
茶城10月開街營業后,“襄茶”便擁有了一個區域交易中心以及品牌建設陣地和通往全國市場的出口,在全市茶產業穩定產業鏈、打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上發揮著引擎作用。
作為湖北聯投打造的首個標志性城市更新項目——樊城濱江商務帶菜越片區(二期)在兩個月時間里圓滿完成了征收簽約工作,為項目后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襄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市委提出“樊城區要加快城市更新,推進濱江商務風光帶建設”。這既是賦予樊城的重要責任,也是襄陽著眼優化市域空間格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激發城市活力的重要抓手。
濱江商務帶通過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廠區改造利用,引入萬象系列高端商業品牌,打造集商務商業、文化教育、體育休閑、生態居住為一體,功能領先、形象卓越、品質一流的城市建設新標桿。
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已經成為樊城的發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為重點,樊城區謀劃了一批占地少、效益高、前景闊的重大產業項目。
8月3日,在中國電信“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園”二期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黃巾告訴記者:“在項目建設上我們跑出了加速度。目前,產業園一期已入駐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國內互聯網頭部企業,2021年帶寬、機柜銷售收入累計完成1.6億元。今年1至6月,已完成8000萬元。”
隨著今年10月底二期項目交付使用,產業園將充分借助中國電信的信息技術、資源、業務優勢,全方位推進互聯網與政務、制造、商貿、物流、社會治理等領域的融合,推動優勢資源要素聚集,促進樊城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在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中,樊城以分秒必爭的奮進姿態,進一步夯實“穩”的基礎,增強“進”的底氣,靠大項目、好項目從根本上扭轉產業格局。
1至6月,樊城有2個項目列入湖北省重點,總投資87.1億元;12個項目列入襄陽市重點,總投資97.76億元,實現新的突破;目前13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3.87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51.94%,超時序進度1.94個百分點。
做優項目建設“硬服務”
“裝修補貼資金已經兌付到位,廠房建設非常順利,感謝你們的幫助!”8月5日,面對前來回訪的區紀委監委干部,湖北省豪威爾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溫興獎難掩激動之情。
就在10天前,區紀委監委在對該公司進行走訪調研時,溫興獎正因裝修補貼資金無法到位,導致廠房建設緩慢傷腦筋。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區紀委監委迅速協調財政、地方金融等相關職能部門,僅僅用了10天時間,566萬元裝修補貼資金就全部撥付到位。
今年年初,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暨作風建設“奮進年”動員大會上提出,要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第一引擎”,把優化服務作為經濟發展的“頭號策略”,用“爭先”的實干換來“進位”的精彩。
“自落戶樊城以來,區委、區政府給了很多幫扶政策,尤其是包保單位的專班人員,有任何困難和問題都能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正是樊城優質的營商環境,讓襄陽三川眾創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敏川對項目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作為該項目的“店小二”,專班成員黃坤感觸良多:“不‘泡’在項目現場,永遠不知道一個企業、一個項目從落地到投產,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
從項目立項到用地、規劃、施工許可、建筑施工,上至市直部門,下至街道村組,他需要同企業負責人和數十個單位打交道,把手續一個個跑下來。
像黃坤這樣的“店小二”,在樊城有二十多名,他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站在新的起點,樊城區將以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奮斗姿態、一流的作風常態,以“品質都市、美麗樊城”的精彩為推動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添彩。(記者 余惠玲 通訊員 徐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