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云南省祥云縣按照“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強化政策支持和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出了生豬、蔬菜、烤煙、蠶桑、禽蛋等多個高原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秋豌豆、青花椒、百合、山核桃、柑橘、中藥材等新興綠色產業,做強做大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促使現代農業產業蓬勃發展,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為農村經濟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高原特色農業強勢發展。近年來,全縣投入產業幫扶資金3.3億元,項目覆蓋全縣10個鄉鎮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群眾,為培植特色產業提供了保障。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全縣8.24萬畝烤煙生產持續推進,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投入資金249.98萬元,新植桑園5000畝,建成高優桑園基地9.43萬畝,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投入資金684.48萬元,補助種植秋豌豆3.4萬畝,年產值達3億余元。同時,帶動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脫貧群眾發展特色種植產業近5萬畝,戶均交叉覆蓋特色種植產業3項以上,打牢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
加大科技扶貧力度,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大力實施特色品牌戰略,穩步推進“一村一品”產業園創建,著力打造“綠色食品牌”,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8.6萬畝,年產值17.9億元,打造了“七彩泰興”大白菜、瓢兒菜等7個云南名牌農產品,“龍云大有”牌西紅柿、“七彩泰興”大白菜榮獲云南省十大名菜榮譽;種植秋豌豆6.24 萬畝,產值2.5億元;特色水果7.43萬畝,綜合產值4.2億元;特色水果7.43萬畝,綜合產值4.2億元;花卉種植基地8000余畝,綜合產值1. 98億元。
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新型經營主體逐漸壯大。以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建設為契機,全面推廣高產穩產種植技術,不斷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壯大步伐,培育州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44家(國家級1家、省級19家、州級24家),培育州級以上農業莊園12個,培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培育省級農村創業創新園區6個、家庭農場75個(縣級以上示范農場22個),各類龍頭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40.11億元,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龍頭企業達10戶、超過5億元1戶。(記者 鄭義 通訊員 陳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