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山蒼蒼,林海茫茫,一條瀝青旅游公路穿村而過,在道路兩旁蒼翠的落葉松高聳入云,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寬敞明亮,一處處優美的節點和諧宜居,呈現出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近年來,甘肅省徽縣黑松村大力推進“黨建+”模式,不斷深化人與自然和諧、生態與產業融合,彈奏出鄉村振興奮力發展的動人樂曲。
黨支部引領 譜好規劃“主旋律”
黑松村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引領作用,抓好鄉村振興的統籌規劃。在鄉村振興示范村規劃建設中,堅持村“兩委”班子集體討論,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大會層層聽取意見,并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通過不斷提升政治引領力,讓村黨組織的核心地位核心作用硬起來,確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不偏向、各項資源有保證、各項任務有成效。
黨員示范 填好振興“主歌詞”
充分發揮全村24名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設崗定責,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以黨員包戶、黨員承諾踐諾等系列舉措,為黨員發揮模范作用搭建平臺,全村4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對全村開展種植技能、使用技術培訓,在全村形成“致富一人,帶動一片,影響一村”的良性格局,全面扛起鄉村振興的旗幟。
群眾參與 奏好善治“主題曲”
以黨員干部為“關鍵少數”,帶動71戶、301名群眾“絕大多數”,共同為全村鄉村振興出謀劃策、奉獻力量。鼓勵采取“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還通過發展在房前屋后“種菜養蜂”的模式,在院子里閑散區域養殖中蜂、種植果蔬,“花—蜂—果”生態院落的創建不僅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更提升村莊“內涵”。以村規民約的方式,將移風易俗規范化、制度化,不斷規范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
齊抓共管 筑好發展“主格局”
在村黨支部“領頭雁”的引領下,黑松村社會公益事業穩步推進,產業發展健康持續,人民群眾生活幸福。通過打造,建成二十四節氣廣場一處,衛生公廁一座,硬化院落750平方米,新建排水渠2200米、擋土墻180米、防護墻160米、院墻籬笆810米,打造小節點8處,改造房屋46座,打造產業責任田18畝,實施廁所革命項目改造戶廁52座。通過項目的推進實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村人居環境極大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節節攀升。(記者 牛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