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企業再獲殊榮!
【資料圖】
2022年度電子信息百強名單日前公布,綿陽共有三家企業入榜,他們分別是長虹、九洲、綿陽惠科。
其中,綿陽惠科是首次上榜的“新面孔”,而長虹和九洲兩家企業已是連續上榜多年的“老熟人”。
它們都是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佼佼者,彰顯了綿陽制造在電子信息、新型顯示、新能源等熱門賽道的硬核實力。
長虹:保持靠前 新賽道打造新“增長極”
在電子信息百強榜中,長虹繼續保持排名靠前,位列第11位,這反映出長虹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
近些天,在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批高倍率鋰電產品正加緊生產,準備發往江浙市場。
作為公司戰略新業務,鋰電產品已覆蓋國內細分領域中高端市場,目前長虹正在積極拓展國際一線客戶。
長虹能源是長虹控股集團在新能源產業的重要承載。近年來,在集團戰略牽引下,長虹一方面強化堿錳電池業務;另一方面,通過資本運作、新建產業基地等方式,深耕鋰電細分市場。目前已形成“堿電+鋰電”雙核心業務體系。
去年,隨著綿陽鋰電項目正式投產,公司迎來了爆發式發展。全年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同比增長57.35%;
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07 億元,同比增長29.35%。
瞄準新賽道,跑出新愿景。近年來,在面對外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長虹堅守“科技長虹、產業報國”,加速數字化轉型,保持穩定的增長。
同時,積極布局新賽道,推動新能源這些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獲得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從成熟家電產業延伸,加快數字化轉型,長虹在上下游價值鏈積極探索布局,并打造了新的“增長極”。
例如在冰箱壓縮機、物聯網模塊、5G連接器、航空電源等領域,長虹已培育出多個國內甚至全球的“隱形冠軍”。
2021年,公司的規模收入超過1523億元,同比增長6.52% ,利潤總額高達15.73億元,同比增長151.93%。
今年1到6月,長虹規模收入679.9億元,利潤6.6億元,同比穩步增長。
同時,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九洲:上升7位 改革創新增活力
在電子信息百強榜中,九洲排名第29位,較去年上升7位。
在九洲空管公司,研發團隊正對他們今年突破的“增強型S模式二次雷達系統”這一關鍵技術進行進一步完善分析。
該技術可實現復雜環境下目標快速捕獲與S模式信息高效獲取,進一步提高航空運行安全。技術整體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準。比如空管二次雷達、S模式應答機等,目前這些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全國多個機場、雷達站和多種型號有人/無人機平臺,為公司創造效益數億元。
面向行業前沿和國家軍、民航安全與發展需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專、精、特、新發展。
九洲空管每年科研創新投入占比超過20%。近年來,一大批關鍵技術實現突破,一批性能領先的產品裝備得以誕生,多個國、省級創新平臺相繼建立。
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九洲積極搶灘智能制造。九洲旗下子公司——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5G光貓、機頂盒等智能產品產線上,積極推行工業技改,持續鞏固和健全核心制造優勢。
通過技改提能,九州公司自動化線體,較傳統線體相比提升近300%,單線減少作業員工近50%。
2022年上半年九州公司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10%,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近年來,九洲集團大力實施深化改革和技術創新,旗下行業蓬勃發展,10家產業公司入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3家產業公司成為四川“瞪羚企業”。
今年1-8月,九洲創出10年來最快增長速度,實現營收270.8億元,同比增長24.7%;利潤總額4.9億元,同比增長36.5%。
九洲將在今年完成跨越400億的目標,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五百億的目標,力爭到2030年實現“千億九洲”。
綿陽惠科:首次上榜 高質量推進見成效
在此次電子信息百強榜中,綿陽惠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首次上榜,排名第65位。
作為綿陽2018年引進的重大招商項目,綿陽惠科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總投資 240 億元,是惠科公司zui先進的一條生產線,年產液晶顯示模組達 1000萬片。
2021年,實現產值124.6億元,利潤總額27.38億元;2022年1-7月,實現產值 98億元,同比增長46.9%。
強勁的發展勢頭背后,除了有公司自身的優勢和努力,還離不開所在地涪城區優質的營商環境。
1小時完成工商注冊,31個工作日取得能評批復,39個工作日取得環評批復……
項目從引進到落地,從投產到運行,除了提供有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服務外,涪城區還重點為企業打造產業鏈配套支撐。
事實證明,雙向的奔赴帶來雙贏,與惠科同處一個工業園的龍華光電薄膜迎來高質量發展。
瞄準“三千億” 壯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眼下,綿陽不止培育壯大了長虹、九洲等一批本土骨干企業,還集聚了京東方、惠科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這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已然成了綿陽電子信息產業的代表。
以大企業大集團為引領,如今,已形成以“芯屏端軟智網”為主體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2021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達208戶,實現營業收入1450億元,同比增長39.4%。
今年1至7月,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近700億元,同比增長15%。
更宏偉的藍圖正在鋪陳——《綿陽市“十四五”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力爭到 2025 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0億元,初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