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曼歇壩村的晨曦中,一個農網小百貨商店里,坐輪椅上的女老板,伸出兩臂,跨過扶手,不急不緩地推動著鋼輪,滿懷希望地開始了一天的經營。
她叫李秀芳,兩年前丈夫因為肝癌去世,唯一的女兒在市區上高中,眼前這間小小的雜貨鋪就成了她和女兒的主要經濟來源。
自從丈夫去世后,李秀芳的衣食住行就成了大問題。思茅區煙草專賣局片區客戶經理田梅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便經常來到曼歇壩與第三誠信互助小組成員一起商議幫助李秀芳解決困難。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們經常幫行動不便的李秀芳跑腿購買生活用品,把新鮮的蔬菜和肉送到她家。小組定期開會的會場都選定在李秀芳家,誠信互助小組的關懷讓她重新擁有了面對生活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看著清冷的家被互助小組把氣氛搞得這么熱鬧,李秀芳的眼眶都濕潤了。她感激地說:“這些年,多虧有了你們大家的幫助,我才覺得獨自一個人坐在輪椅上的日子沒有那么難熬,今天遠遠地看著大家都走過來,擠在我這小店里開會,心里面暖乎乎的。”
從最初手把手教零售客戶如何規范經營,到解決零售客戶滿意度問題,在三年的幫扶實踐中,思茅區煙草專賣局不斷探索定點幫扶零售客戶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送去關懷,解決了客戶經營中所遇到的許多實際困難。
由于李秀芳行動不便,誠信互助小組成員就經常到店面幫她打掃、陳列出樣;對于庫存大、動銷慢的貨品大家都會心照不宣通過購買進行消化。經常下鄉的客戶經理余志華說:“盡管沒有什么剛性需要,但每次去李秀芳家都會問問,有沒有什么動銷比較慢的貨品,基本上都是一股腦的就買回來了。”村子周邊的人們只要路過,也都會光顧李秀芳的小店。
對李秀芳的幫扶還在于從“魚”到“漁”。李秀芳說:“通過客戶經理開展的技能培訓,我開始學習相關的經營知識,現在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我希望通過學習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更好地照管孩子和自己。”
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三年來,正是因為有了一群人的幫助和陪伴,李秀芳才得以克服身心之苦,走上了生活的正軌。
秋天的曼歇壩,陣陣稻香撲鼻而來,人們走過李秀芳的小商店,不時駐足和她嘮上兩句,她也在不亦樂乎地忙活中,享受著大家真誠的善意和無私幫助的溫暖。(記者 鄭義 通訊員 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