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連云港悟空科創中心投入運營、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落地、10家離岸飛地建設運行,連云區為海洋經濟、新材料、裝備制造、港口物流(港航服務)四大產業集群深度賦能所打造的“1+1+N”科技創新孵化聯盟體系全面成型,這僅是近年來連云區通過打造平臺集聚人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通過實施人才引進“硬舉措”,著力優化營商“軟環境”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近年來,連云區緊緊圍繞“科技引領、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的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從打造人才政策環境、營造人才集聚環境、優化人才服務環境等方面精準發力,構建有利于招商引資、創業就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滿足個性化引才需求。堅持“企業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去找什么人才”這一思路,連云區通過開展“企業問計”活動,組織街道和相關職能部門深入走訪調研用人單位100余家,廣泛收集企業用人需求,精準制定引才方案。近兩年,針對中高端人才需求,連云區陸續開展“離岸雙創智啟連云”初創企業項目路演、“向海圖強筑夢深藍”高層次人才座談交流會、“才啟未來自在連云”項目懇談會、“連夢山海云聚才興”直播云聘會等招才引智專場活動,成功推薦高層次人才來區創業洽談50余人次、海外人才18人,吸引34個初創企業入駐孵化,實現創新科研項目從發達地區“引”、在人才飛地“育”、最后到連云區“量產”的新路徑。
積極探索開辟精準化引才渠道。“我們以優厚的政策和貼心的服務為轄區企業引進高學歷的青年人才800余人,其中碩士占比近四分之一。”連云區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負責人張體洋說。通過提升人才服務質量、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探索“線上+線下”“校招+社招”和校地校企廣泛交流合作等多元化方式,每年引進一批雙一流本科、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學歷和高級職稱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目前,全區現有各類企業研發平臺13個,其中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1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個。通過推進平臺載體建設,加速人才引進和培育,累計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3家。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省“雙創人才”8人、省“雙創博士”1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2人,以一流人才環境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傅蕾 趙夢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