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切實加強鎮街財政財務建設,提升鄉鎮財政依法理財水平,檢視今年來全區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按照省市相關要求,近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埇橋區財政局抽調40名精干力量組成互審小組,對全區36個鎮街和4個園區財務會計管理、預決算管理、惠農補貼管理發放、項目資金監管、村級財務監管、內部控制管理等6方面的財政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進行 “全盤掃描”“全方位體檢”,促進財政資金安全高效規范,確保惠農惠民政策落地見效,助力鄉村振興。
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埇橋區財政局制定互審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全部覆蓋,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效果第一,與黨風廉政建設、財政重點改革、財政資金監管績效評價等緊密結合,將互審作為年度工作重要內容,動真格、出實招。
細化標準,規范流程。制定了《埇橋區鄉鎮財政財務互審工作實施方案》、互審評分標準及互審報告提綱,對財政預決算管理、惠農補貼資金發放管理、財政資金監管、財務會計管理等方面工作進行細化、量化,與此同時,增加了調研、宣傳、工作創新作為加分內容,做到目標清晰,任務明確,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
創新方法,注重實效。在財政財務互審前,對抽調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互審水平和質量。堅持效果第一,創新互審方式,注重互審方法,通過座談會、走訪群眾、下沉一線實地查看等方式方法,既能看到被審鎮街、園區存在的短板弱項和不足,也能多棱角看到其他鎮街、園區的經驗做法,互相借鑒、互相學習,在對比中找不足和差距,實現自我完善,確保互審互查事半功倍。同時,注意加強經驗交流和典型案例推廣。
及時反饋,全面總結。互審組查出的各項問題,在認真填制工作底稿的基礎上,撰寫互審總結,全面整理,如實反映互審工作情況,及時梳理細化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反饋給被檢查鎮街、園區,實行閉環管理。(記者 吳昊 通訊員 汪志斌 錢本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