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割草、翻倒、一次分揀、二次分揀、裝車……初冬時節,又到了中藥材采收季,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黑里河鎮北毛扎子村的田地里再現繁忙景象。
近年來,蒼術種植已成為黑里河這片土地的致富“良方”。曾經的黑里河鎮,“九山半水半分田”,種植作物單一,村民經濟收入有限。為破解這一難題,黑里河鎮黨委、鎮政府按照“讓牛羊下山,讓果藥上山,守好綠水青山”的總體目標,根據市場行情和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于2018年在全鎮掀起產業結構調整浪潮,時任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于馭驍與農牧中心主任柳樹泉為找準適合發展的產業,在周邊地區多方考察調研,2019年春節假期,請喀喇沁旗牛營子鎮藥材種植帶頭人王宏偉到鎮內給有發展藥材意愿的鎮村干部、群眾授課。依托黑里河鎮地理優勢和氣候土壤等條件,大力倡導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等新興產業,為村民增收尋找新出路,邁出了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
“2019年春,鎮里于鎮長和柳站長帶領我們到美林鎮學習藥材種植給了我啟發,讓我瞄準了蒼術種植,種植蒼術4年便可以采收,每斤種子價格在150元-220元,市場價格相對穩定,每畝根莖、籽加在一起,保守計算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這不,四年來我一共種植藥材470余畝,解決了周邊村民200余人的就業問題,每年可以帶動村民收入達100萬元以上。在實現自身產業效益的同時,還能讓村民實現務工增收,帶動村民致富……”一說起蒼術種植產業,寧城縣第十一屆政協委員、黑里河鎮種植蒼術帶頭人張玉和就自信滿滿,滔滔不絕。
張玉和的致富路,同時也成為黑里河鎮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以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一個產業的培育,需要多方調研,并根據本地區特點選擇適當的辦法,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蒼術適合在涼爽、晝夜溫差大的氣候下生長,生命力頑強,而位于寧城西部的黑里河鎮,地處燕山余脈七老圖中段東麓,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地理位置優勢和氣候特點恰好為蒼術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種植蒼術管理成本低,收益高,功效多,藥用價值也好,市場價格和國內外藥廠用量相對穩定。為此,黑里河鎮黨委充分發揮了種植大戶和村干部帶動引領作用,組織有經驗的藥材種植大戶對新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詳細講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知識,強化示范效應,逐漸形成“黨建引領、龍頭企業和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產業發展氛圍。
截至目前,黑里河鎮蒼術等藥材種植大戶50余戶,種植面積達8000余畝,產值高達2.4億元。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今年,黑里河鎮黨委、鎮政府在加大中藥材基地建設規模的同時,積極探索中藥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中藥材產業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打開黑里河鎮林下特色種植產業“致富傘”,利用好轄區內生態經濟林的優勢,大力宣傳和倡導群眾發展林下蒼術仿野生種植,促進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鋪就了“土地流轉、農民增收、合作共贏”的致富路。
未來,黑里河鎮將結合實際,圍繞現代農業觀光、生態采摘、康養文旅等新興業態,持續推動黑里河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蒼術變成旅游產品,把農田變成景區,真正讓中藥材產業發展成為黑里河鎮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致力將黑里河打造成為真正的“蒼術之鄉、藥材小鎮”,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鄭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