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新媒體珠海訊 據珠海特區報公眾號消息,實現城市跨越,是珠海今后五年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東、西“雙城”架構,支持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對于占全市三分之一面積的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而言,除了已然崛起的航空新城外,雛形已現的平沙新城,同樣承擔著助力珠海東、西“雙城”架構加快完善的重要使命。
平沙新城總體規劃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規劃面積5.896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約11萬人。記者從金灣區平沙新城建設辦獲悉,平沙新城起步區自2013年7月動工建設以來,已完成政府投資約45億元,區域內市政基礎設施正進入穩步收尾階段。
如今,平沙新城起步區內,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市政道路不斷完善,景觀拱橋和生態公園美輪美奐,設置為九年一貫制的平沙新城學校已于今年9月開學,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新城正加快從藍圖走向現實。
【資料圖】
扼守珠海“西大門”
平沙新城迎來區位價值重塑
從金灣區平沙鎮往西延伸入海,一座在加速建設的新跨海大橋猶如巨龍臥波,骨架初顯。這正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
而黃茅海跨海通道在珠海側的起點,正毗鄰建設中的平沙新城。
作為撬動經濟發展的“杠桿”,交通對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31公里,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起于珠海市平沙鎮,與高欄港高速、鶴港高速二期相接,進入跨海段后,經建設中的高欄港大橋、中引橋、黃茅海大橋進入江門臺山市。
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線5座主塔已初現“定海通天”之勢,其中距平沙新城最近的主塔——高欄港大橋東塔施工已超200米,為全線施工最快的主塔。同時,項目中的引橋和互通立交也在同步推進中,整個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另一邊,平沙新城向東的通道也捷報頻傳。11月16日,鶴港高速二期雞啼門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標志著項目控制性工程已全部完成,朝著年底全線貫通、明年通車的目標全力沖刺。
設計時速100公里、全長34.529公里的鶴港高速分一期、二期建設,其中銜接洪鶴大橋、江珠高速、機場高速的鶴港高速一期已經通車運營,二期由大林互通立交繼續向西,跨越雞啼門水道、穿過連灣山,在平沙新城附近與黃茅海跨海通道、高欄港高速通過互通立交交會。鶴港高速全線貫通后,平沙到香洲僅需30分鐘。
未來,“港珠澳大橋+鶴港高速+黃茅海跨海通道”的組合,將把香港、澳門、珠海與粵西乃至中國大西南聯通。其中,占據承東啟西關鍵位置的平沙新城,將從珠海最西部的末梢區域,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樞紐之地。
交通格局的打開,正吸引更多發展動能涌入這片區域。
平沙新城旁,格力高端智能電器(高欄)產業園內,數十棟廠房、辦公樓、職工宿舍等建筑結構已經封頂,一期工程預計明年初竣工并進入試生產階段。
不遠處,金灣區攜手華發集團打造的全市首個超百萬平方米5.0產業新空間項目——平沙電子電器產業園、珠海西站電子信息產業園已實現全園封頂,將于本月底全面建成并投用。
就在12月5日,來自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的24家格力電器供應鏈企業簽約進駐金灣區華發5.0產業新空間,意向簽約面積約20萬平方米,規劃總投資超5.5億元,總產值超13億元。
隨著附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將吸引先進生產要素和優秀人才聚集,并與高標準建設的平沙新城碰撞出火花,產生滾雪球式的集聚效應,吸引更多外部資源要素加快集聚,促進內部新生主體快速衍生和成長。
在交通、產業、人才的加持下,扼守珠海“西大門”的平沙新城,區位價值正在加快重塑。
不斷刷新“進度條”
起步區市政基礎設施穩步收尾
交通建設,一端連著發展,一端連著民生。對外聯絡“主動脈”不斷打通的同時,平沙新城內部路網的“毛細血管”正被持續激活。
據悉,平沙新城起步區規劃建設道路15條,截至目前,12條道路已經建成通車,通車里程約23公里。其中,啟航路、仁濟路、春泉路為雙向八車道(主四+輔四)城市主干路,另一條城市主干路海泉路為雙向四車道,遠期規劃為八車道。銘恩路、文樓路、晴沙路為雙向四車道城市次干路,其余路段為城市支路。
目前,起步區對外交通四條道路的一期、二期、三期A段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收尾工作,計劃今年底竣工驗收。屆時,平沙新城內外道路將實現聯通,居民出行也將更加方便。
新城建設不僅僅是建房子,也要考慮提升生態價值。“水網密布、水系綿長是平沙新城的一大特色,我們通過保留平沙新城內現有的15公里河道,營造了以原生態為依托的河湖濕地、特色拱橋和公園城市‘綠心’的區域景觀。”平沙新城建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平沙公園已正式對外開放,平沙濕地公園已進入管養期,起步區內還有10座古色古香的特色景觀拱橋,已全部完成建設。
除了特色景觀橋外,起步區內還有兩座特色水閘。借鑒侗族特色的風雨廊橋風格打造的“潮平閘”已經完成施工,另一座水上長城風格的“靖瀾閘”已基本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計劃在2023年5月底前完成全部施工。
在平沙公園西北處,一座現代化的新校園——金灣區平沙新城學校拔地而起。今年9月,這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已正式投用,迎來了6個教學班、共293名一年級和七年級新生。“孩子們不用往外走,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太好了!”提及區域新變化,一位家長感慨道。
如今,漫步平沙新城起步區,縱橫交錯的路網,路邊的座座高樓,共同展示著片區新貌。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拱橋,在密集的水網間“穿針引線”,串聯起成片的綠蔭,美不勝收。
“平沙新城起步區自2013年7月動工建設以來,已完成政府投資約45億元,起步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穩步進行收尾。”平沙新城建設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起步區將按照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型智慧型的目標打造現代化濱海宜居新城,進一步加快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延續保護生態本底的基本思路,銜接原有城市設計和規劃成果。
具體而言,將逐步提升城市綠心(生態綠核)的層次,在仁濟路沿線打造片區發展服務軸。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系統建設;適度建設靜態交通系統,如建設社會停車場、充電站等;結合平沙公園、平沙濕地、廊橋水閘、內河河道和濱海景觀長廊,繼續完善城市慢行系統、過街設施,建設風雨連廊,使得以人為本、宜居新城的理念有形落地。
此外,平沙新城將更加重視濱水、濱海區域的整體城市空間形象,沿濱海景觀長廊(黃茅海岸)打造休閑、生態群體活動空間,沿內部水系適當布置文化、商業、游憩等公共設施,進一步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珠海特區報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