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27日,云南省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暨現場推進會在安寧市召開。會議現場,安寧工業園區管委會與云南蘭新塑業有限公司現場簽訂《“標準地”投資建設監管協議》。這是昆明市首宗“標準地”簽約發證,此舉意味著安寧在昆明市域范圍內率先拉開了“標準地”改革工作的序幕。
工業項目“標準地”是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具備供地條件的區域,對新建工業項目用地先行完成區域評價、設定控制指標,并實現項目動工開發前所必需的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條件的可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
今年5月,安寧市積極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試點實施范圍,將云南安寧產業園區新材料產業園(4.83平方公里)范圍作為“標準地”試點區域,并在該區域內選定成熟地塊作為安寧市首宗簽約發證的“標準地”。并同步完成了試點地塊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域評估、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區域水土保持評估、規劃水資源論證、防洪影響區域評估、氣候可行性論證區域評估6項區域性評估事項,以及場地“六通一平”(通電、通路、通給水、通通訊、通排水、通燃氣、土地平整),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時間和資金成本,提高土地供應效率,促進工業項目盡快落地見效。經評估,通過“標準地”方式供地為企業縮短了約30個工作日的用地審批時間。
此次簽約發證的工業項目“標準地”位于安寧工業園區麒麟片區,面積1.25萬平方米(18.84畝),為工業用地,準入行業為功能性膜材料行業。競得企業為云南蘭新塑業有限公司重載包裝膜及新型包裝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1.05億元,主要建設年產8000噸重載包裝膜袋自動化生產線。
安寧產業園區新材料產業園(4.83平方公里)“標準地”試點區域的成功簽約發證,為安寧市全面開展工業用地“標準地”簽約發證提供了樣本,標志著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改革邁出新步伐。“標準地”改革改變了原有工業用地出讓流程,通過“事先做評估、事前定標準、事中作承諾、事后強監管”的方式,對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時間和資金成本,提高土地供應效率,促進工業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同時,當天簽訂的《“標準地”投資建設監管協議》對企業作出有關約束,從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排放、單位能耗、容積率等5項控制性指標對企業作出了具體規定,有效防止土地閑置浪費和低效利用。
安寧市推行的“標準地”簽約發證,用政府的“麻煩”換來了企業的“方便”,實現了“拿地即拿證”,大幅度壓縮了審批時限,為企業節省了時間成本。下一步,安寧市將抓住“標準地”改革的契機,深度優化營商服務環境,全面提升工程建設項目服務質量,促進重大產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記者 鄭義 通訊員 楊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