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夜幕在燈光流轉中璀璨非凡;音樂聲起,清脆的鼓點扣人心弦;舞臺變幻,演繹的愛情故事完美呈現。四川省通江縣高明湖濕地公園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銀耳傳奇》正在常態化上演。通過現代數字科技手段將音樂、噴泉、燈光、水霧完美融合的又一旅游名片,在主客共享的濕地公園落地生花,成為通江文旅融合發展最好的范本。
(相關資料圖)
通江縣堅持“資源轉化、景區賦能、三產融合”的路徑,凸顯紅、綠、古、特的資源后勁,推動單一旅游向農旅、工旅、產旅跨界融合轉變,實現旅游資源大縣向旅游產業強縣跨越。
豐富文旅載體讓旅游旺起來
“我在夏令營不僅能與其他小伙伴們共同生活和學習,而且還能通過團體游戲,鍛煉我們的溝通交流能力。”戰地烽火第一批紅色軍事夏令營活動參訓學員馬國遠說。
暑期期間,通江縣川陜蘇區王坪綜合實踐教育營地正式開營,這是依托王坪4A級旅游景區的紅色文化底蘊,通過進一步拓展紅色教育平臺、創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品質,增強紅色精神傳承的內生動力,打響了通江“紅色研學”品牌、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的“發令槍”。
通江不斷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豐富文旅載體,先后舉辦“英烈忠魂”“川陜壯歌”“戰地血花”“巴山清風”等7個主題陳列,編輯《紅軍故事》《紅軍歌謠》《紅魂》《紅韻》等書籍,創作《我的兩萬個兄弟》《活著》《大山的記憶》《望紅臺》等詩歌及舞臺劇,打造了一批可讀、可聽、可看、可體驗的紅色文化產品、產業和陣地,使之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重溫激情歲月、接受紅色教育的“體驗地”?! ?/p>
利用節展會賽讓旅游動起來
夜幕降臨,高明湖畔,銀耳花造型的小船光影璀璨,滿載著一船的嘉賓,向深處游去。碧波蕩漾間,銀耳仙子“霧露兮”與山之子“青岡”的傳奇故事正不斷上演,水上光影、音樂水舞秀、標志性的光影展等,讓嘉賓們體驗到了一場神秘夢幻的水上之旅。
8月9日晚,中國·通江銀耳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通江銀耳節的嘉賓們走進高明新區“通江花月夜”銀耳主題公園,坐上別具匠心的“銀耳游船”,沉浸式體驗神秘夢幻的水上之旅。大家紛紛表示,“通江花月夜”打造得非常好,要進一步弘揚銀耳文化,講好通江銀耳的歷史傳承,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通江縣不斷豐富“夜”態,重點打造大型5D行浸式實景演出《銀耳傳奇》夜間消費產品,精心舉辦“端午游園會”“冰爽通江·嗨啤狂歡季”等一系列品牌活動,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一場集視覺、聽覺、味覺為一體的饕餮盛宴。
“未來,‘通江花月夜’將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擴大規模,努力將啤酒季打造成通江縣對外開放的窗口名片和文化交流的品牌盛會,為鞏固‘天府旅游名縣’的品牌,奮力譜寫通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蓖ńh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甘雨表示。
《我愛你中國》《共筑中國夢》《這個年代》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在離縣城幾十公里以外的至誠鎮,以“唱響青春榮光、書寫時代輝煌”為主題的2023全民K歌暨首屆鄉村名特小吃評選大賽讓人回味無窮。
“在我們這個地方足不出戶就可以與城里人一樣,既可以聽歌,又可以品一些我們當地的一些特色小吃,我希望以后能夠多多舉辦這些活動,讓我們老百姓受益更多?!本用穸披惌傉f。
這次以全民K歌比賽為主線,串聯鄉村名特小吃評選、村播助農等活動,為廣大居民打造一場“好聽、好吃、好看、好玩”的沉浸式、體驗式盛宴,平均每天觀看人員達5000余人次,村集體經濟增收達11萬元以上。
延伸產業鏈條讓旅游興起來
“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這是在有著200余年銀耳種植歷史的通江縣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銀耳已成為通江耀眼的明珠,產業鏈條正在形成。
通江為打好“+旅游”組合拳,將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城市新區都按照行業的發展標桿,做到極致,形成產業的末端就是旅游。現已形成通江銀耳博物館、職業高級中學通江銀耳實訓基地、銀耳研究所、好彩頭銀耳深加工全產業鏈的工業旅游。編排的《銀耳傳奇》劇目、開發的通江銀耳系列美食、研發的通江銀耳文創產品、建成的通江銀耳主題酒店等以銀耳為媒介的旅游產業正在勃發生機。(記者 戚原 通訊員 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