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曩昔一年多大幅下跌的港股商場,四季度以來迎來大反彈。此輪反彈能否繼續,成為商場關注的焦點。在多家組織看來,當時港股出資性價比較高,具有較強的長時間吸引力。從資金流向看,11月以來很多資金借助ETF布局港股商場。
到11月24日,11月以來恒生指數漲幅超越20%,恒生科技指數反彈更為強勁,漲幅超越25%。部分互聯網龍頭股表現搶眼,騰訊控股漲幅更是超越30%。
關于構成港股這波反彈行情的原因,國海富蘭克林基金QDII出資總監徐成表明,三大因素助推港股上漲:第一,美國宏觀經濟增速回落。美國的PMI、失業率、地產銷售等數據都呈現走弱趨勢,這種趨勢一旦構成,會繼續相當長時間,所以未來美國經濟存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起伏可能減弱,流動性有望呈現向寬松轉變的拐點。第二,港股前期回調起伏較大。10月末恒生指數一度創下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港股估值處于前史較低方位,存在較大的反彈空間。第三, 國內穩增加政策繼續落地,對港股商場構成較好支撐效果。
關于港股此輪反彈行情,一些組織已提早埋伏。美港資本總經理陳龍透露,今年以來一向重倉裝備港股優質公司股票,10月港股震蕩調整之際,在保持原有倉位的一起,又大幅加倉,一起對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
與此一起,很多資金借助ETF布局港股商場。Choice數據顯示,到11月24日,11月以來華夏恒生科技ETF獲凈申購21.47億份,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廣發海外我國互聯網30ETF等凈申購比例均在5億份以上。
如何看待港股后續出資時機?大都組織以為,港股當時裝備價值凸顯,蘊藏著較多出資時機。徐成表明,從中長時間維度看,港股已呈現一些比較明顯的回轉痕跡,如果短期上漲較多不排除會呈現技術性回調,但拉長時間限看,港股的出資時機大于危險。
“最近一段時間,南向資金也在翻多,這樣的趨勢可能會繼續一段時間,因為港股的估值的確很便宜。對專業出資者來說,這種估值的改變是非常核心的要素,出資的性價比很高。”徐成說。
關于詳細的出資方向,匯豐晉信基金海外出資部總監程彧看好四大主線:一是互聯網職業,相關企業盈利步入拐點,未來兩年盈利加速向上,估值處于前史低點;二是醫藥職業,首要包括創新藥與CXO(醫藥研發外包)龍頭公司,政策利好創新藥發展、上游融資活動保持活潑,長時間商場需求與增加空間巨大,當時估值較低;三是新能源職業,電動車與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長時間增加空間,未來兩年企業盈利將保持快速增加,現在估值處于低位;四是大消費職業龍頭,隨著經濟穩步復蘇,消費職業有望迎來恢復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