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系統烏龍。”12月5日,奇瑞控股一位官方人士對飛靈汽車表示。12月5日,某機構提供的工商信息顯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進行了工商變更,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退出股東行列,新增立訊有限公司、上海湖山投資中心為股東。其中,立訊有限公司持股約76.72%,為第一大股東。隨后“立訊成為奇瑞汽車第一大股東”一事在圈內引發熱議。
圖源網絡
(資料圖片)
針對該事件,奇瑞控股在12月5日發布官方聲明予以否認。奇瑞控股強調,目前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及其持有的股份數沒有變化,前四大股東分別為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莞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立訊有限公司 LUXSHARELIMITED.其中,立訊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 7.87%。
此外,奇瑞方面特別在聲明中強調,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在今年2月斥資百億入股奇瑞。據當時公告,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購買了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公司擬與奇瑞新能源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公告特別表示,在交易完成后,立訊有限不對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構成控制。根據立訊精密此前的公告,在其與奇瑞的戰略合作中,自己并不準備生產整車,而是協同奇瑞開拓整車ODM模式。根據協議,立訊精密將和奇瑞新能源共同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其中,立訊精密擬認繳5億元持有合作子公司注冊資本的30%、奇瑞新能源認繳11.67億元并持有注冊資本的70%的股權。
據悉,該合資公司的核心任務是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與奇瑞汽車一起做研發設計、平臺打造等,打造的產品不僅供應給奇瑞,也可以面對其他車企品牌。立訊精密還表示,該公司中長期目標是成為汽車零部件Tier1領導廠商。另外,有消息稱,立訊科技參與了奇瑞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建立。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青島五道口的退出原因在于資金后繼無力。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青島五道口在支付100億元后,后續資金出現了問題,近百億資金遲遲沒有到賬。這使得其不得不轉讓股權。
2018年9月,奇瑞啟動的增資擴股項目。當時,奇瑞控股與奇瑞汽車分別在長江產權交易所發布增資擴股預告,兩大項目分別以79.11億元和83.33億元的交易底價正式掛牌,合計162.44億元。但一年過去,該項目仍未有結果,隨后奇瑞在2019年9月重啟混改,并將交易價降低了19億元。
2019年12月,青島五道口宣布以75.86億元認購奇瑞控股30.99%的股份,以68.63億元認購奇瑞汽車18.52%的股份。另外,青島五道口還從華泰資管、蕪湖瑞創受讓了奇瑞控股總共19.56%的股份。上述金額合計196.01億元。由此,青島五道口分別持有奇瑞控股51%、奇瑞汽車35.58%的股權,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并取代蕪湖國資委,成為奇瑞控股實際控股人。
2020年,有消息傳出青島五道口后續資金無力支付,在此次混改中,青島五道口近百億資金沒有到賬。雖然奇瑞和青島五道口方面雙雙辟謠,但此次混改最終走向了雙方不愿看到的一幕。
2021年7月,隨著奇瑞控股退股奇瑞汽車,其通過奇瑞控股而間接持有奇瑞汽車的想法也落空。而且青島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股權比例也不到51%,而是46.77%。2021年8月,青島五道口背后實控人周建民退出奇瑞汽車,其帶來的周健男一并退出。2021年12月,青島五道口背后另一自然人股東趙振華也退出了奇瑞控股。而周健男也曾被業內普遍認為是將帶領奇瑞汽車進行資本運作和實現整體上市的關鍵人物。
目前,奇瑞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其對資金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今年9月16日,奇瑞正式啟動“瑤光2025”戰略,并宣布“混改已經徹底完成”。根據該計劃,未來五年,奇瑞計劃投資1000億元專門用于技術創新,培養研發人員超過2萬人,其中,軟件人才比例要超過50%。
據了解,奇瑞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IPO,奇瑞旗下的一些優質零部件企業也有上市計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媒體透露奇瑞在2022年的利潤總額已達到歷史新高。利潤的提升得益于該公司銷量迅速擴大。數據顯示,今年10月奇瑞集團銷售汽車132,828輛,同比增長50.4%。1-10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026,758輛,同比增長38.8%。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182%,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