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雙輪驅動的戰略優勢,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周期內,新城控股卻逆勢走出了一條穩健之路。
【資料圖】
9月2日,據上海清算所消息,新城控股擬于近期在銀行間市場發行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這也是繼龍湖之后,又一家成功通過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債增”)擔保發債的房企。相比5月份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此次中債增為房企發債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償還擔保,信用保護進一步增強。受此影響,9月5日~6日連續兩天,新城控股股票呈現上揚走勢,截至9月6日收盤,新城控股報收21.27元/股,單日上漲3.65%。
中債增的擔保以及資本市場的反映背后,實際上是新城控股穩定的經營、健康的財務在做支撐。
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428.03億元,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1億元,扣非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5.62億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商業運營和管理業務的突出表現,上半年新城控股整體毛利率不降反升,21.9%的毛利率保持行業領先。
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曉松表示,未來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專注于地產開發與商業運營管理的核心業務,踐行雙輪驅動的公司戰略。
堅持有回款的銷售上半年回款率超100%
對于當前的房地產企業而言,安全經營是最大的前提。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2021年下半年至今,房企大多都在“走鋼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房地產企業踏空掉落,但新城控股依然穩行其間,甚至成為房企中相對安全、穩定發展的企業之一,憑借的是其長期堅持的“住宅+商業”的雙輪驅動模式。其中,開發業務是公司區域深耕的壓艙石,商業管理則提供穿越周期、穩定收入的現金流。
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的開發業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在房企銷售普遍呈現負增長,且百強房企銷售規模同比下降超50%的情況下,新城控股上半年實現累計銷售額651.6億元,回款金額達760.30億元,回款率117%,真正將“有回款的銷售、有歸集的銷售”落到了實處,為公司在行業資金普遍承壓的情況下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
截至上半年末,新城控股在全國范圍內合計擁有土地儲備總面積達到1.31億平方米,可滿足公司未來兩到三年的開發運營所需。土地儲備的結構上,新城控股在全國最具經濟活力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布局,其中,一、二線城市約占公司總土地儲備的37.05%,長三角區域三、四線城市約占公司總土地儲備的29.46%。長三角以外的三四線區域,新城控股的項目以綜合體為主,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當前,不少房企在投資端趨于謹慎,對此,王曉松也表示,公司會充分考慮行業和市場的變化,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適時開展新項目拓展。
2022年已經過半,行業形勢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新變局之下,新城控股董事兼總裁梁志誠表示,全年公司提出了以“三保”為核心的管理目標,即“保交付、保首開、保開業”,其中“保交付”為公司運營管理的重中之重。
根據半年報披露,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共實現60個子項目竣工交付,竣工面積為653.56萬平方米(含合營及聯營項目)。今年下半年,新城控股計劃竣工148個子項目,實現竣工面積1762.8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項目951.16萬平方米,商業綜合體項目811.64萬平方米。
商業帶動作用明顯整體毛利率超20%
隨著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利潤增速、利潤率下滑已成常態。今年上半年,房企經營愈加困難,從上市房企利潤表現來看,超半數盈利承壓,利潤處于虧損狀態的亦不在少數。受此環境影響,TOP50房企毛利率中位數約在15%。而新城控股上半年整體毛利率達到21.9%,不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比去年同期還平穩上升2.29%,表現較為突出。
較為可觀的毛利率背后,是新城控股商業板塊做出的突出貢獻。
一組來自于半年報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商業物業出租及管理業務毛利率高達72.22%,并逆勢增長1.64%。由于商業板塊利潤表現堅挺,因此帶動了上半年新城控股整體毛利率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逐步進入下行通道,不少企業也在探索和發力多元化賽道,布局商業領域的企業不斷增多。
對此,新城控股董事兼聯席總裁曲德君表示,多家企業進入相關領域,代表同行對商業賽道的認可,對企業來說迎接市場的挑戰和競爭也是必然的。目前商業行業主要發展趨勢有四個方面:經過多年高速增長,購物中心進入存量運營時代;行業集中度提升,逐步進入整合階段,頭部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且紛紛開啟輕資產運營;受經濟環境以及疫情影響,單個商業體對經營風險的抵御能力不足,規模化、連鎖化經營優勢凸顯;行業同質化嚴重,同時消費客群、理念等都在深刻變化,這就導致商業的深度經營和創新經營成為企業的核心能力。
雖然面臨競爭和挑戰,但在曲德君看來,新城控股做商業具備優勢,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商業模式,二是先發布局,三是商業開發運營能力,三者打通才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三方面優勢發揮作用之下,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實現商業運營總收入47.18億元,同比增長20%。
從數量上看,截至8月25日,新城控股已開業及管理輸出的吾悅廣場累計達132座,已開業數量位居境內外上市公司首位。此外,開業、在建及擬建吾悅廣場總數量已達到191座,進駐全國137個城市。
截至報告期末,吾悅廣場開業面積達1189.06萬平方米,出租率達96.01%。報告期內物業出租及管理業務毛利31.62億元,占公司總毛利的比例大幅提升至34.14%。
曲德君表示,考慮到目前行業情況,公司將運營回暖、穩定經營作為商管工作的重點。公司在輕重并舉的規劃下,保持規模平穩增長。下半年公司將持續促活廣場經營,力爭實現105億元的全年商業運營總收入目標。
堅守底線思維確保財務穩健
“底線思維”是新城控股最近一年頻繁提到的關鍵詞。在此引導下,面對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經營壓力較大的背景,新城控股也在主動降低有息負債,優化債務結構,控制融資成本。
截至2022年6月底,新城控股的有息負債為822億元,同比下降191.6億元,較2021年年末減少76.67億元。報告期內,新城控股整體平均融資成本為6.5%,較2021年同期繼續下降。
從“三道紅線”指標來看,截至報告期末,新城控股在手現金余額447.82億元,現金短債比1.06倍;凈負債率為48.37%,同比下降12.11個百分點;公司剔除合同負債和預收款項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7.06%,同比下降8.39個百分點,三道紅線保持“綠檔”。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管有冬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積極配合國家及行業政策,穩步降杠桿,并合理調整負債結構、拉長債務久期、降低融資成本。
眾所周知,當前房地產企業融資壓力較大,融資閘口并未完全放開,作為房企中發展較為穩健的代表,新城控股上半年也不斷探索,積極開拓融資新渠道并取得突破。
例如,今年5月24日,中債增和上海銀行聯合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助力新城控股2022年度第一期中票發行,這也是中債民企支持工具推出的首單房企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創設總金額不超過1.3億元。5月30日,該筆票據完成簿記,據悉,該期中票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2+1年,中誠信國際給予發行人主體和本期債項雙AAA評級。僅隔一天,5月31日,新城控股境外子公司新城環球發行金額為1億美元的優先綠色票據,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第一筆民營房企境外新發債券。
據管有冬介紹,2022年,新城控股公開市場債務到期約126億元,今年前8月已到期償還或提前償還103億元。接下來,公司也將繼續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資金排布,積極確保每筆債務到期償付。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曉松表示,公司管理層及控股股東都充滿信心。
這種信心也反映在股東的持續回購舉動中。據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曉松介紹,一方面,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資金總額計劃不低于1億元、不高于2億元;截至8月末,已累計回購支付金額4934萬元。另一方面,公司控股股東的家族信托基金7月末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母公司新城發展股份401萬股,耗資約1100萬港幣。
雖然目前房地產市場信心受損,但中央和地方多次出臺利于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且隨著房貸利率下調、房地產金融監管有序放松以及整體信貸環境的改善,預計市場信心將受到正面影響,行業基本面在下半年有望逐步修復。
在此背景下,新城控股也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專注于地產開發與商業運營管理的核心業務,踐行雙輪驅動戰略,通過甄別潛力區域與城市,把握結構性機會,持續提升組織效能和組織活力,做好城市深耕,堅持輕重并舉,不斷夯實傳統開發的業務能力,把“有回籠的銷售,有利潤的增長、有品質的產品與服務”貫徹到經營動作和管理思路之中。公司將通過“抓銷售、盤融資、緊運營、控風險、保利潤、調結構”積極作為,在行業新格局中走高質量、可持續、穩健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