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古月編輯|曹杰軍
(資料圖)
近日,“鴨脖三巨頭”之一的煌上煌發布了《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告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4.5億元,用于擴大公司產能,提高市場份額。
睿藍財經注意到,這是煌上煌自2012年上市以來首次再融資,結合此前制定的千城萬店戰略,一系列信號透露出公司擴張的野心。
不過從眼下的市場情況看,煌上煌定增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都有待商榷。
一、定增背景及原因
煌上煌主要業務為醬鹵肉制品、佐餐涼菜快捷消費食品及米制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擁有煌上煌和真真老老等品牌,與絕味鴨脖、周黑鴨合稱“鴨脖三巨頭”。
本次發行為面向特定對象的非公開發行,發行對象為新余煌上煌投資管理中心,為實際控制人徐桂芬家族的一致行動人。發行價格為10.09元/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459.86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4.5億元。
募集資金用于豐城煌大食品有限公司肉鴨屠宰及副產物高值化利用加工建設項目、浙江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年產8000噸醬鹵食品加工建設項目、海南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及冷鏈倉儲中心建設項目。
預計三個項目為公司帶來平均年營業收入16.38億元,平均年凈利潤1.12億元。
二、來自睿藍觀察
1. 抄底式定增
煌上煌定增必要性不強,睿藍財經發現,公司手頭現金充裕,現金流狀況良好,完全能夠實現內生增長,不需要外部融資。
截止至2022年3季度,煌上煌貨幣資金9.7億元,短期借款1.3億元,無長期借款,扣除有息負債后,煌上煌可自由支配資金8.4億元。而煌上煌規劃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5.6億元,足以覆蓋支出。
此外,煌上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大于零,還有余力為公司投資活動提供現金流的支持。2021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25.7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出22.5億元,凈流入3.2億元,可用于支付股利或規模擴張。
同理,煌上煌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3.9億元,不到兩年的時間,經營活動凈流入7.1億元,能夠覆蓋投資支出,定增反而會讓總股本擴大了,攤薄每股收益。
此次定增更像是實控人低價抄底,煌上煌當前股價13.3元/股(2022年12月28日),定增價10.09元/股,賬面浮盈30%以上。
2.營收入差距與同行拉開,急于擴張風險大
除了定增必要性受質疑外,定增合理性還有待商榷。
2021年絕味食品【1】營業收入65.49 億元,門店總數13714家,煌上煌營業收入23.39 億元,門店總數4281家,兩家在市場規模上存在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煌上煌希望通過擴大產能和全國開店縮小與對手的差距。
不過,睿藍財經認為,煌上煌首先要解決現有門店運營問題,再考慮向外發展。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6.2 億元,同比下滑16.3%;實現凈利潤0.84 億元,同比下滑54.0%,上半年凈關店257家,截至2022年6月末門店數量4024家。
考慮到今年三四季度是疫情最困難時候,當前門店總數還有可能繼續下降。對于煌上煌來說,增加單店收入,穩定住門店數量,遠比擴張更加重要。
另外,煌上煌產能利用率較低也值得重視。據中郵證券統計,定增后將在華東和海南地區分別增加8000噸和4000噸的產能,2022年公司預計新增醬鹵產能1.6萬噸,若定增項目達成投產后整體產能有望達到11.7萬噸。
2021年煌上煌肉制品加工業銷量3.67萬噸、生產量3.66萬噸,規劃產能是現有銷量3倍,一旦銷售業績不達標,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
三、市場觀點
1.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認為,近幾年疫情影響下,消費端受到的影響很大,同行業公司都出現業績下滑現象。與此同時,行業競爭卻變得更激烈了,絕味食品及周黑鴨均加快了線下店的開店速度。煌上煌的逆勢擴張能否收到預期效果?【2】
2.長江商報認為,煌上煌IPO募投項目過了10年,仍然在建設。而公司終止建設的年產8000噸肉制品及其他熟食制品加工建設項目,如今又被拋出,通過募資進行建設,行為讓人不解。【3】
3.每財網認為,關于煌上煌的此次關聯增發,雖還未審核通過,但投資者卻應當先做好準備。需要關注其實控人是否會出現“拉高減持”的情況,并且新余煌上煌認購資金的來源也需觀察。【4】
參考與注解:
【1】絕味食品: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代碼:603517
【2】《煌上煌增發背后疑點:有大量現金仍高息借款 產能利用率僅58%仍大量擴產能》,來源:新浪財經
【3】《煌上煌凈利連降產能過剩仍募4.5億擴產 手握11.7億現金徐桂芬低價定增被指套利》,來源:長江商報
【4】《增發被質疑,“鴨脖第一股”煌上煌遇麻煩》,來源:每財網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睿藍財經(ID:ruilan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