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凱摘要:伴隨著股價狂飆,劍橋科技的多位股東拋出減持計劃。最值得關注的當屬HKHolding、康令科技和康宜橋。
【資料圖】
作者|歐文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最熱概念當屬AI。作為龍頭股之一的劍橋科技在6月8日卻低開4.73%,最大跌幅達7.89%,最終報收66.30元/股,跌5.88%。
從消息層面上看,劍橋科技7日晚間披露,第二大股東上海康宜橋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進行清倉減持。
不過,康宜橋并不是公司十大股東中首個公布清倉減持計劃的。5月22日晚間,劍橋科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十大股東之一HK Holding率先公布了清倉計劃。
多位大股東清倉減持的連續利空打擊下,劍橋科技是延續年初以來的牛勢繼續狂奔?還是就此掉頭直下?
大股東紛紛套現
從今年年初,劍橋科技便開啟了上漲模式。短短5個多月的時間,股價從年初的11.24元/股飆升至最高74.80元/股。
伴隨著股價狂飆,劍橋科技的多位股東接連拋出減持計劃。最值得關注的當屬HK Holding、康令科技和康宜橋。
先來看看HK Holding。5月22日晚間,劍橋科技公告,持股0.97%的股東HK Holding擬減持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而就在6天前,公司剛收到HK Holding?出具的《集中競價減持股份結果告知函》。在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內,HK Holding?已累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61.6萬股,占減持計劃披露日公司股份總數的1.41%。截至5月19日減持計劃完畢。
值得一提的是,劍橋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Gerald G Wong,持有HK Holding50.3968%股權。
另外一個減持主力康令科技同樣與Gerald G Wong有著密切的關系。康令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趙海波除擔任劍橋科技董事、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外,還與Gerald G Wong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康令科技在上市之初持股比例為6.67%。不過到本次減持計劃時,持股僅剩3.83%。此次計劃在履行減持股份預先披露義務的三個交易日后,六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57.02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96%。
最后是今年以來減持數量最多的康宜橋。近半年多來,康宜橋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643.9萬股,占減持計劃披露日公司股份總數的2.52%。減持價格在10.23元/股至71.68元/股,減持總金額為2.19億元。即使如此,康宜橋并未停止減持步伐。就在上次減持計劃實施完成公告2天,其又披露了新的減持計劃,因股東自身業務需要,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擬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總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95%。據了解,康宜橋當持股791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2.95%。
此外,控股股東CIG開曼也不甘落后,在2022年12月3日至2023年3月24日,減持了221.68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87%,套現3605.57萬元。此后的5月31日晚間,CIG?開曼再度披露因自身業務需要,計劃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的股份(268萬股)。
大股東紛紛落袋為安的同時,基金等機構也其黯然退場。數據顯示,2022年底持有劍橋科技的基金數為33只,持股354.9萬股。而到今年一季度末僅剩3只,持股也降至23萬股。反之散戶的人數卻在迅猛增長,2022年末劍橋科技股東人數為2.68萬人,到一季度末猛增至5.70萬人,漲幅達112.6%。
業績何以匹配股價
受益于CPO概念,劍橋科技在年內股價實現狂飆。然而究竟對業績有何影響?公司曾在提示風險公告中明確表示,目前不生產交換芯片,不存在含CPO技術的芯片。公司對此尚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取得與CPO相關的業務收入。后續將進行下一代400G硅光和800G硅光模塊的開發,同時對包括用于下一代數據中心的CPO產品的相關光電混合封裝技術進行研究。
由此可見,劍橋科技未來打造的重點產品應該是光模塊。根據2022年年報,劍橋科技高速光模塊收入4.78億,占比總營收的12.63%,同比僅增長4%,毛利率為27.58%。反觀同業的中際旭創的營收同比增長25.29%,主要是下游加大對200G、400G產品采購導致,其毛利率為30.75%。
這樣的表現或許是因為其對相關項目推進不利造成的。根據公告,早在2020年,劍橋科技通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募集資金7.31億元,其中6.47億元用于高速光模塊及5G無線通信網絡光模塊項目,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
然而項目進展卻非常不暢,截至去年末,光模塊項目投資進度僅完成55.77%。其中,一年多的時間僅完成1.32%,因此項目完工日期更是一拖再拖。對于項目延期的原因,劍橋科技將其歸結為疫情因素以及光模塊市場變動影響,公司主動降低了原項目中25G和100G中低端領域的光模塊投入,并進一步增加400G及以上高速光模塊的投入。
4月25日,劍橋科技不得不將剩余募投資金擁堵進行變更,將光模塊項目中未使用的資金2.84億元全部投入新項目劍橋科技光電子產業化基地項目,新項目總投資10.53億元,預計建設期2年。
不過顯然這些舉動明顯慢于同行。其中光迅科技早在2022年4月便更改了同類項目的募資用途,隨后還募資15.73億元用于高端光通信器件生產建設、高端光電子器件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而另外一家中際旭創早在2019年就開始著手400G光通信模塊研發生產項目。
雖然光模塊是公司未來發展重點,但不得不承認,當前光模塊對凈利潤的貢獻較小。劍橋科技當前的業績主要依賴電信寬帶、無線網絡和小基站業務,2022年兩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59億元、10.56億元。
今年一季度,劍橋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74億元,同比增長124.98%,首次出現倍增。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系后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