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大盤回顧(8.14-8.18)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恒生指數本周跌5.89%,報17950.89點;國企指數本周跌6.02%,報6146.99點;恒生科技指數本周跌6.22%,報4007.39點;
上證指數本周跌1.8%,報3131.95點;深證成指本周跌3.24%,報10458.51點;創業板指本周跌3.11%,報2118.92點。
道瓊斯指數本周跌2.21%,報34500.66點;納斯達克指數本周跌2.59%,報13290.78點;標普500指數本周跌2.11%,報4369.71點。
二、市場熱點回顧
恒生指數公司將國藥控股納入恒生指數,剔除碧桂園
恒生指數公司將國藥控股納入恒生指數,剔除碧桂園;將東方甄選納入恒生科技指數,剔除瑞聲科技;將攜程集團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剔除碧桂園服務。所有變動將于2023年9月4日(星期一)起生效。
相關閱讀:恒指季檢結果出爐!國藥控股“染藍”,碧桂園被剔除
中國央行貨政報告傳達的“三穩”信號
中國央行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提“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傳達“三穩信號”。本次報告延續7月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形勢偏謹慎的定調,繼續強調需求不足。“全球經濟復蘇動能減弱,國內經濟運行面臨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挑戰。”在此背景下,在23Q1報告刪去“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后,本次報告予以重提。同時新增指出“發揮好金融擴內需的積極作用”,而在具體工具方面,傳達出進一步穩地產(降息)、穩商業銀行利潤(降存款利率、降準)和穩匯率(運用多種政策儲備防范匯率超調)的“三穩”導向。
香港證券業發聲:撤銷股票印花稅
中國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將于10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日前正接受公眾咨詢。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響應稱,要求撤銷股票印花稅。工會表示,由2020年開始傳聞加股票印花稅至今,會方一直關注股票印花稅。工會表示,自增加股票印花稅后,嚴重打擊本地證券市場交投量及從業員生存空間,證券業是香港四大支柱之一,影響到整體的發展。數據顯示,2020財政年度,中國香港的印花稅占香港整體稅收大約一成,其中又有約一半來自股票交易印花稅。
歐冠升:未來是否下調股票印花稅取決于香港特區政府
市場對降低或豁免股票印花稅的呼聲漸高,認為港股有必要通過調減股票印花稅來恢復流動性,提高區域市場的吸引力。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8月9日公開發文,強烈建議“撤銷股票印花稅”。8月16日,港交所半年度傳媒簡布會上,歐冠升接受提問時表示,此前上調股票印花稅增加了香港特區政府的稅收,是疫情防控時期增收的舉措。未來是否下調股票印花稅,取決于香港特區政府。
中國央廣網: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呼聲漸高,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具備調整必要性和空間
近來,市場上提議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呼聲漸高。多位接受央廣資本眼采訪的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確有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必要性與空間。一方面,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可以明顯起到降低股市交易成本、活躍資本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財政部數據顯示,最近10年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比重均值不足1%,減免印花稅對財政負面影響微乎其微。
中國乘聯會:8月1-13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20.8萬輛 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8%
據中國乘聯會數據,8月1-13日, 新能源車市場零售20.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8%,較上月同期增長1%;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93.4萬輛,同比增長36%;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20.7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4%,較上月同期增長1%;今年以來累計批發448.8萬輛,同比增長40%。
證監會召集線上房地產會議,萬科、保利、龍湖$00960.HK 等房企參與
中國證監會8月11日上午召集部分房企和金融機構線上會議,參與的房企有萬科集團、保利發展、招商蛇口、龍湖集團等公司,具體召集人為證監會企業債券部,參與人多為各公司財務口負責人,會議主要內容為了解房企當前最新銷售、經營情況,以及發債、融資等需求。
三、公司熱點回顧
騰訊$00700.HK :Q2營收不及預期,調整后凈利潤超預期,視頻號廣告收入超30億元
騰訊:Q2營收1492.08億元,同比增11%,環比-1%,市場預期1519.55億元;調整后凈利潤375.48億元,同比增33%,環比增15%,市場預期362.6億元。
營收中:網絡廣告收入250億元,同比增長34%,預估229.7億元。這一數據反映了視頻號廣告的強勁需求、機器學習廣告平臺的不斷優化等。視頻號廣告收入在第二季度超過30億元。網絡游戲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5%。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486億元,同比增長15%,市場預期506.4億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騰訊于聯交所以總代價約169億港元(未計開支)購回合共48,346,500股股份。購回的股份其后已被注銷。進行回購旨在長遠提高股東價值。
相關閱讀:一圖看懂 | 騰訊Q2營收1492億元不及預期,調整后凈利潤同比增長33%
京東$09618.HK :Q2凈收入2879.3億元,同比增7.6%
京東:2023年Q2凈收入2879.3億元,超市場預期,同比增長7.6%;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達到86億元,超市場預期,同比增長31.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率達到3.0%,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相關閱讀:一圖看懂丨京東Q2營收2879億元,同比增加7.6%
恒大$03333.HK 澄清!向美國法院提出的申請不涉及破產
中國恒大 $03333.HK 港交所公告,注意到有關媒體的報道,現澄清,本公司目前正在正常按照計劃推進境外債務重組。由于本集團的美元債券受紐約法管轄,本公司根據美國法典第15章,向美國法院申請承認香港和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法律體系下的境外債務重組協議安排,系正常推進境外重組程序的一部分,不涉及破產申請。
嗶哩嗶哩$09626.HK 第二季度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8%;凈虧損15億元,同比收窄23%
嗶哩嗶哩發布二季度財報:營收53億元,市場預期52.73億元,去年同期49億元,同比增長8%,凈虧損15億元,同比收窄23%;經調凈虧損9.64億元,同比收窄51%;毛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66%;毛利率23.1%,去年同期為15%。2023年第二季度日均活躍用戶(日活用戶)為96.5百萬,較2022年同期增加15%。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嗶哩嗶哩(B站)的CEO陳睿表示,今年全年虧損收窄的目標可以實現,明年盈虧平衡的目標也能夠實現。
相關閱讀:一圖看懂丨嗶哩嗶哩Q2營收同比增長8%,經調凈虧損同比收窄51%
小鵬汽車 $09868.HKQ2凈虧損28億元,同比增加3.8%
小鵬汽車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3個月第二季度業績,該集團取得總收入人民幣50.6億元,環比上升25.5%,同比下降31.9%;汽車銷售收入44.2億元,環比上升25.9%,同比下降36.2%;凈虧損28億元,環比增加20%,同比增加3.8%。
相關閱讀:小鵬汽車Q2凈虧損28億元,同比增加3.8%
相關閱讀:小鵬高管解讀Q2財報:同業重啟價格戰并不會影響小鵬銷量
融創中國$01918.HK :出售臻華府等三項目以沖抵債務、支付建設支出,合計代價約12.23億元
8月17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內容有關其華府項目、望金沙酒店項目及合肥秀場酒店項目的出售事項。公告稱,為了解決本集團對榮豐公司相關債務的償還:(1) 于2023年7月7日,本集團及榮豐公司簽訂臻華府項目公司股權轉讓協議,以人民幣2億元代價出售臻華府項目公司100%股權予榮豐公司或其指定方,以沖抵本集團對榮豐公司人民幣2億元的債務;(2) 于2023年8月17日,本集團及榮豐公司簽訂望金沙酒店項目買賣協議,以人民幣2.99464億元代價出售望金沙酒店項目予榮豐公司或其指定方,以沖抵本集團對榮豐公司剩余人民幣2.99464億元的債務。
恒大地產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中國恒大$03333.HK:決定延期并重新召開恒大協議安排會議
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1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編號:證監立案字03720230092號),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本公司立案。中國恒大 $03333.HK 公告,本公司決定延期并重新召開恒大協議安排會議,并同時延期并重新召開景程協議安排會議及天基協議安排會議。香港恒大A類協議安排會議將延期至2023年8月28日下午八時正(香港時間)舉行。
深夜大利好!恒大汽車:獲得NWTN集團首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將投入恒大汽車天津工廠
恒大汽車 $00708.HK 公告,公司獲得由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NWTN集團首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另有6億人民幣過渡資金將自公告后5個工作日開始陸續到賬。所有戰投資金全部用于恒大汽車天津工廠,確保恒馳5的正常生產和恒馳6、7的陸續量產。據悉,NWTN集團還將協助恒大汽車開拓海外市場,實現每年向中東市場出口3萬-5萬輛恒馳汽車。
小米$01810.HK 推出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 2 售價12999元
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在發布會上展示第二代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2,定價12999元。雷軍稱該產品定位開發平臺,普通玩家不推薦購買。外觀上,CyberDog 2接近真狗外形,AI自主學習模擬3萬只機器狗并行訓練;配備12個CyberGear微電機,AI自研平衡動態算法,AI多模態融合感知決策系統。
京東物流$02618.HK :上半年營收778億元,同比增長32.6%
京東物流:2023年上半年總收入778億元,同比增長32.6%。其中,外部客戶收入539億元,同比增長57.7%,已連續4個季度占比約7成。值得一提的是,2023上半年,京東物流實現盈利,僅第二季度,經調整后凈利潤8.3億元,同比增長288%。
碧桂園$02007.HK 11只境內債周一起停牌 擬就兌付安排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
碧桂園 $02007.HK 發布通告,11只境內債券周一起停牌,包括深交所的6只2021年及2022年發行的人民幣債券、3只在上交所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碧桂園旗下的廣東騰越建筑工程發行的一只債券,以及一只未公開發行的私募債,總發行規模逾160億元人民幣。碧桂園稱,集團將與各持份者溝通,并考慮采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后續集團亦將繼續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措施和經營策略,以保障集團的未來長遠發展。
港交所 $00388.HK:上半年投資收益凈額及衍生品交易對營收和凈利潤創歷史第二高貢獻大
在香港交易所 $00388.HK 2023年中期業績傳媒發布會上,集團財務總監劉碧茵表示,上半年業績良好,投資收益凈額加上衍生產品平均每日成交張數創新高,帶動半年度收入及凈利潤創歷史半年度第二高。
理想汽車 $02015.HK:周銷量0.72萬,向3萬以上月銷量目標穩健邁進
理想汽車在微博表示,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第33周(8.7-8.13),理想汽車的周銷量達0.72萬輛,穩居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截至8月13日,理想汽車本月銷量已達1.35萬輛,向3萬以上月銷量目標穩健邁進。
釘釘獨立發展,阿里$09988.HK 戰略孵化創新業務加速
隨著阿里巴巴“1+6+N”組織變革的持續推進,阿里集團已明確釘釘繼續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內獨立業務,獨立發展,加速孵化。阿里內部人士稱,釘釘一直是阿里旗下的一個獨立業務,在“1+6+N”組織變革前,釘釘由阿里云智能事業群分管。不久前,阿里云宣布將從阿里集團分拆上市,而釘釘則明確將獨立發展。該內部人士強調,阿里云和釘釘會繼續保持緊密的業務合作,這一點沒有變化。
龍湖$00960.HK 提前償債、碧桂園$02007.HK 展開自救,兩大民營房企釋放積極信號
在碧桂園因為債務兌付問題成為資本市場焦點之際,龍湖選擇了提前償還債務,曾經同為示范房企的碧桂園和龍湖,如今境遇迥異。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提前償還債務說明龍湖在債務兌付方面主動性很強,至少可以帶來三個積極的效應,即證明企業資金狀況和現金狀況等非常不錯、通過此類操作可以減少存量債務的規模以及減輕后續債務壓力。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近期部分房企出現債務兌付的問題,使得投資者對于民營房企的處境頗為擔憂,此時龍湖提前還債,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在給整個行業提振信心。
吉利 $00175.HK、百度 $09888.HK聯合成立“極越”新品牌
吉利控股集團、百度集團共同打造的“汽車機器人戰略合作項目”推出“極越”品牌,首款車型命名“極越01”。據悉,該品牌將由吉利方面提供SEA浩瀚架構以及研發、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百度方面則提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技術。同日,據工信部發布的第374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三款“極越牌”純電乘用車出現在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清單一欄。這意味“極越”產品已獲得生產資質。
藥師幫 $09885.HK上半年GMV超220億,同比增長34.4%,經調整凈利潤超7000萬元
藥師幫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業績,收入79.69億元,同比增長18.6%;毛利8.17億元,同比增長31.3%;經調整凈利潤7016.9萬元。報告期內,公司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公司的總GMV達到220.41億元,同比增長34.4%。
相關閱讀:一圖看懂 | 藥師幫績后勁升7%!H1收入同比增超18%!總GMV突破220億元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下周港股有較多重磅財報陸續公布,周二重點關注百度,快手、吉利汽車、泡泡瑪特;周三關注中國人壽、建設銀行、藥明生物;周四關注美團-W、網易-S、中國中免等;周五關注東方甄選、中國神華、紫金礦業等。
港股新股方面,下周未有新股上市。
相關閱讀:一周財經日歷 | 重頭戲!快手、百度、美團財報炸場;英偉達下周三放榜
相關閱讀:財報前瞻 | 快手Q2扭轉乾坤!電商、廣告強勁,利潤也高增
經濟數據方面:
周一(8月21日):中國至8月21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周二(8月22日):美國7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萬戶):
周三(8月23日):美國8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美國8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美國至8月18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萬桶);
周四(8月24日):美國至8月19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美國至8月18日當周EIA天然氣庫存(億立方英尺);
周五(8月25日):美國8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美國8月一年期通脹率預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征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