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林間地頭、走進鄉間院壩……近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各部門工作人員常常奔走在鄉間地頭,為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品牌謀發展、想出路。大理州稅務部門主動服務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有力落實落細各項涉農稅費優惠政策,助力高原特色農業行穩致遠。
【資料圖】
漾濞縣稅務局到云南省東方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宮連升 攝
稅費緩繳“及時雨” 紓困解難“潤企心”
洱源縣素有“中國梅子之鄉”的美譽,當地“梅子品種繁多、宜梅區域廣闊、加工歷史悠久、管理經驗豐富”的梅果事業已基本成型,生態產業多元化發展效益凸顯。云南大理洱寶實業有限公司就是當地致力于梅果精深加工的一家企業,其話梅、鮮花梅、鮮梅汁等系列產品榮獲“中國名優產品”“綠色食品”等50多項殊榮。
“我們公司每年收購鮮梅等原材料1萬多噸,收購季節資金都很緊張,2022年,公司共享受緩稅101萬元,用于今年原材料采購和設備升級,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帶領果農增收致富。”洱寶公司財務人員龔玉芬表示。
出口退稅“添底氣” 跑出服務“滿意度”
在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劍川縣,臻福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通過“滬滇扶貧協作項目”,將青花雞、紫胡蘿卜等劍川高原特色農產品搬到了上海,還將大理州綠色食品牌“5大名菜”之一的“劍川紅”馬鈴薯出口到泰國,帶動當地綠色農業的發展,打響了劍川農特產品牌。
當地稅務部門在走訪涉農企業過程中,針對該企業具有出口退稅資格的特點,派出“金牌稅務管家”,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輔導企業網上提交退稅申請,為稅惠“紅包”落袋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2年以來,人工成本上漲等諸多因素,確實讓我們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金評坦言國家的政策幫扶帶給了企業莫大支持,“2022年我們累計享受到400多萬元的出口退稅,打算用于今年擴大種植規模,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改良品種,將用更實惠的價格來推銷、出口優質產品,讓我們的高原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更有底氣!”
南澗縣稅務局稅惠春風助農服務隊積極走訪轄區涉農企業 王加敏 攝
政策落實“組合拳” 為企注入“強心劑”
“2022年,我們向全縣農戶收購了近3300萬元的自產核桃,但因堅果市場供需影響,后期銷售不景氣,造成大量庫存積壓,資金周轉壓力巨大,幸虧稅務部門及時上門開展‘一對一’定向服務,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永平縣果亮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彭繼強介紹道:“2022年全年,我們不僅享受到稅費緩繳28.24萬元,‘六稅兩費’減免1.53萬元,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更是達到300多萬元,幾項政策紅利,切切實實緩解了資金壓力,也讓我們對后續產品加工銷售更有信心。”
據悉,該公司是一家集核桃科研、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其“果亮”商標獲評“云南省名牌”、產品獲評云南“十大名果”。公司通過“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基地”的聯合經營模式,2022年銷售核桃2200余噸,用工50余人,有效帶動區域核桃產業發展和農戶就業增收。
大理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產業發展和辦稅繳費問需、問計、問難,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更暖的溫度推動各項惠農利企的稅費支持政策落地見效,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讓大理的綠水青山產出更多優質特色生態農產品,推動更多更好的“大理味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云南網通訊員 舒瑀航 記者 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