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7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在亞馬遜”PrimeDay”網購熱潮等因素影響下,美國7月份零售銷售額環比增長0.7%,市場預期0.4%,為六個月來最大增幅。零售銷售額數據連續4個月實現增長。剔除汽車、零部件和加油站銷售額,7月零售銷售額增長達1%。
美國零售約占全部消費的三分之一,作為美國經濟的風向標之一,7月零售消費再超預期凸顯美國經濟韌性,美聯儲利率維持高位再獲支撐。在當前高利率、信貸收緊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消費需求依然旺盛,美國經濟仍具韌性。有專家指出,當天公布數據增加了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美國經濟有望不陷入衰退。
(相關資料圖)
為何美國消費支撐依舊強勁?原因有二:
(1)工資增長強勁,雖然美國居民持續受到高物價擾動,但經通脹調整后實際收入持續走高,7月薪資環比增速仍達0.4%;看到這好多人要淚流滿面了,為什么我們面臨的是裁員降薪?
從數據上來看,美國“制造業回流”戰略已經開始見效!在特朗普時期,“制造業回流”主要的策略是通過加征關稅來減少中美之間的勞動力及其他成本差距。但貿易摩擦背景下,美國難以“獨善其身”,尤其是高通脹的壓力下。
(2)疫情期間多輪財政刺激措施使得當前美國超額儲蓄仍未被耗盡,“儲蓄-消費-就業-收入-消費”這一內循環鏈條,使得美國基本面仍維持韌性。
特別是美國能源與供應鏈瓶頸得到顯著緩解,體現為大宗商品、特別是油價和天然氣價格在過去一年中持續下降,海運價格大幅下跌,PPI通脹顯著緩解。供給的恢復創造了需求,比如隨著油價下降,美國居民購車的需求回升,外出旅行頻次增加,這將促進耐用品和服務消費支出,拉動就業,進而促進經濟循環。
由于美國零售數據強勁,美元、美債收益率短期再度沖高,但加息預期變化不大。截止當前,9月加息25bp的概率僅為11%,后續是否加息仍然取決于8月非農和8月CPI數據。
展望下半年,基于通脹降溫及超額儲蓄面臨被耗盡等風險,美國經濟修復的可持續性仍待觀察:
一方面,當前通脹儲蓄明顯的降溫跡象,7月非農和服務業PMI均出現回落,需求回落或暗示工資增速有回落空間;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當前超額儲蓄僅剩6000億元,年底和明年初將被耗盡,對經濟的支持因素將逐季減弱。
具體到A股市場,美國經濟韌性和美聯儲鷹派預期管理使得美元持續走高,疊加內部“降息”,使得人民幣匯率小幅承壓,外資大幅凈流出,權益市場風險偏好有所降溫。但從整個市場而言,經歷過前期超跌后機會仍大于風險,短線可積極把握醫藥、大金融、地產、信創等方向的超跌反彈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