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行業近況
3 月3 日,北京市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零售配送質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見稿)》1;3 月21 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品零售配送質量管理附錄(征求意見稿)》2。
評論
行業首次關于藥品配送過程正式提出明確要求。隨著線上零售、醫藥O2O商業逐漸發展,藥品零售配送逐漸成為藥品履約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次兩份文件的出臺是行業監管層面首次關于藥品配送過程正式提出明確要求。根據我們的梳理分析,兩份文件的關注點共性在于:
對配送人員提出要求:均需配備相關專業人員負責藥品配送質量管理,熟悉相關藥品管理法律法規,并具備正確判斷和保障實施能力;
對藥品配送設備作出要求:均要求為封閉式貨物運輸工具,同時車廂內應有放置藥品的獨立區域,并安裝防盜裝置及配送冷藏、冷凍藥品的專業配送箱;
退回藥品不允許再次出售:被退回藥品應當存放于標志明顯的專用場所,不得再次銷售。
國家藥監局頒布文件整體態度較地方性監管指南更加溫和。北京市文件進一步明確,開展藥品配送業務的藥品網絡零售企業應當直接將藥品配送至消費者,紫金礦業(601899):2021年業績創歷史新高 全球礦業巨頭高歌猛進紫金礦業(601899):2021年業績創歷史新高 全球礦業巨頭高歌猛進藥品配送過程中不得轉運或轉存,而國家藥監局頒布文件中未做出明確規定。我們認為,國家藥監局頒布文件整體態度較地方性監管指南更加溫和,考慮到地方實際情況,我們預計國家局文件會作為全國性指導方針開展。另一方面,考慮到終端需求持續演化,我們預計以城市中心倉為主的醫藥B2C及O2O配送融合模式或成為下一階段發展趨勢。
信息化留痕、可追溯是藥品安全防護重點之一。監管始終持續重視藥品安全保障,本次國家局文件進一步指出,藥品零售企業應當在藥品配送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并滿足藥品信息化追溯要求,第三方平臺應當為所入駐的藥品零售配送相關單位,按照藥品信息化追溯要求。
估值與建議
看好醫療O2O模式發展空間;維持京東健康及阿里健康目標價和評級。
風險
政策監管超預期;疫情影響超預期;業務落地進展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