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10日,在新疆博湖縣塔溫覺肯鄉哈爾恩根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手繪墻畫呈現在沿街房屋原本空白、單調的墻體上,吸引了過往群眾駐足觀賞。
這些手繪墻畫來自石河子大學三下鄉團隊12名學生的巧手,在活動導師的帶領下,大家分工合作、高效有序、有條不紊地開展墻繪工作,鉛筆構圖、調配顏色、描邊勾線、繪圖上色、精修,認真地勾勒每一個細節。
“今天我們只是用畫筆為美化農村人居環境,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盡了綿薄之力。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會腳踏實地,繼承和發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到鄉村去,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將所學所會投入實踐,為鄉村振興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學生羊琴霞說。
一墻一風景,一墻一陣地。一幅幅手繪墻畫猶如一張張靈動的文明標簽,將黨的方針政策、傳統文化元素和鄉土風情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使村莊環境更顯生動活潑。
“這些文化墻,我們看得懂,更記得牢,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還很好地宣傳了黨和國家的政策。生活在這里幸福感越來越強了。”博湖縣塔溫覺肯鄉哈爾恩根村村民麥爾哈巴·阿布都熱合曼說。
近年來,博湖縣結合縣域實際,按照“繪制一幅墻、影響一群人”的構思,在各鄉鎮、村組建立了獨具特色、主題鮮明、寓意深厚的文化墻,使其成為深受各族群眾歡迎的政策明白墻、美德教育墻、文明新風墻,讓會說話的“墻”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著群眾向上向善,做“活”農村文化,育“實”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石河子大學三下鄉團隊對塔溫覺肯鄉‘文化墻’進行打造,既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鄉村環境,又將藝術融入了鄉村生活,讓別具特色的文化墻成了政策宣傳墻、文明新風角,推動鄉村環境整治與鄉風文明雙提升,以‘文化墻’助推‘文化強’,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博湖縣塔溫覺肯鄉鄉長木拉提·庫爾班說。(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郭玉順 榮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