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走進位于樊城區航空航天工業園的襄陽蓬達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放眼望去,高效的人機交互、有序的生產節拍,共同奏出一曲智能制造的協奏曲。
(資料圖片)
企業成立9年多來,在科技創新的路上不斷推動產品迭代升級,累計參與了8000余項航空航天產品的零部件生產。
搭建創新體系
襄陽航空航天工業園作為湖北省重點航空航天裝備制造基地,航空航天配套企業眾多,蓬達高科靠什么脫穎而出?秘訣就是通過技術創新。
創新并非閉門造車,而是要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結。蓬達高科從產品的預研階段就引入市場部人員參與評審,市場部認同度越高,研究項目就會越快立項。圍繞市場需求,蓬達高科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努力創造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搶占市場。
目前,公司已搭建起基礎研究、創新技術研究和應用、高端技術開發和應用、通用技術開發與應用4級創新體系,在生產一代、銷售一代的同時也在研發一代。同時,公司把產品技術分為微創新和深度創新,激勵研發人員投入長周期的技術創新。
建設數字化工廠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蓬達高科在2018年就啟動了數字化轉型。航空航天產品的零部件多為小批量、多品種,產品鏈條長,涉及環節多,數據收集工作非常困難。對此,蓬達高科通過分析人員、設備、物料、環境等多項數據,打通產銷研流程、供應鏈、車間現場管控等信息“孤島”,形成現代化的數字化工廠。通過實施數字化改造,不僅企業規模和利潤得到提升,運行管理也實現全面升級。
數據顯示,企業緊抓產業轉型升級窗口期,以柔性制造系統、敏捷制造等信息化改造為建設目標,通過MES和ERP系統整合,使得管理水平整體提高,設備綜合利用效率達到70%,產能利用率達到80%,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9.8%,按期交付率達到100%。
以工業互聯網為實現方式的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紅利,用新興技術介入生產環節,以互聯網的方式連接產業鏈上下游,培養數字化時代工人,不斷升級產業鏈,蓬達高科在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中不斷磨礪內功。
“風能把蠟燭吹滅,也能使火越燒越旺,而蓬達高科要做的就是那團越燒越旺的火,用技術創新的火苗搶占市場、引領市場,在行業領域內始終保持技術領先的地位。”展望未來,蓬達高科董事長張磊充滿信心。(記者 余惠玲 通訊員 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