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星空下的烤包子
編輯 / 菠菜的星空
排版 / 星空下的陳皮
小長假,出去玩了沒?
不知你是否下了江南,看到了那里山清水秀的特色呢?其實,這清澈的水域,背后離不開無數人的努力。
但你可知,若干年以前,我們的污水處理技術還不是發達的時候,有多少居民和魚蝦遭殃。“上游違法排污,下游取飲用水”的現象不在少數。
污水排放
所以才有了重要領導那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總論調。為了水治理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方面要加強技術的研究,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強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就比如長江的排污口就超過了6萬個,前天的廟堂吹風會還再一次強調要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監管。
水畢竟是流動的,污染治理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回到股市,從污水處理板塊的走勢來看,兼具成長性和周期性。從目前的走勢來看,貌似是下一個周期的起點,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筆者就帶你深入了解這條黃金賽道。
污水處理板塊指數(雪球)
一、民生問題,來不得半點兒馬虎
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魚,有魚要有草,下河能游泳。
以上目標,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會上提出的,雖然稍微有些理想化,但是也不難看出廟堂對污水治理的決心。
了解一個行業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先打開產業鏈。污水處理上游包括各式各樣的處理器械(比如處理膜、過濾篩分器)和化學品。中游則是污水的項目運營玩家(比如建設EPC工程項目)。下游則是我們熟悉的一些水務公司,比如北控水務(00371)、光大水務(01847)等等。
污水處理產業鏈
需求提升是行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的便捷性要求與日俱增,這將帶來城市基礎設施的需求增加。污水處理作為其中的一個細分賽道,21世紀以來,污水處理投資額有了大幅提升,這兩年城市和縣城的年投資額已經接近1000億元。
千億元的廣闊賽道中,難道還找不到機會?
污水處理投資額(左:城市,右:縣城)
重金投入,砸出了污水處理效率的提升。近十年,污水處理產能復合增長率超過5%,污水處理產能已經達到了每天1.8億噸,污水處理率已經突破了95%的大關。
而且未來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鄉村振興計劃的不斷落地,污水處理的需求只增不減。而且不要忘了,我國可是水資源最短缺的幾個國家之一。提高污水的再生利用,絕對是緩解水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正視現實,才能努力對癥下藥
需求美好,并不代表著行業已經完美無缺了。
在環保政策“沒有最嚴,只有更嚴”的趨勢下,我國污水處理行業仍面臨著“兩座大山”待我們翻越:
1. 我國地下水的污染相對地表水、重要河流湖泊來說更為嚴重。據統計,咱們國家質量極差的地下水比例為18.8%。而地下水的治理重點,在于生活飲用地下水(畢竟我國的生活用水量連年增加);
地下水保護存在嚴重問題(瀟湘晨報)
2. 我國行業發展不均衡。這個很好理解,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經超過了99%,而偏遠的縣城呢?不到95%。因為我國需要處理的污水基數大,這一個百分點,波及的就是數以萬計的居民生活水平。
以問題為導向,要解決問題,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提高技術能力。目前的水環境治理技術,主流的方法是膜生物反應器法,簡單說就使用一種膜分離技術處理污水。除此之外,技術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比如兼氧膜生物反應器(FMBR)工藝、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工藝等等,這也成為玩家重要的護城河之一。
膜生物反應器法示意圖
三、國家隊玩家,穩穩的幸福
污水處理作為廟堂的公用事業之一,參與者可想而知主要以國企、央企為主。從污水處理的產能來看,北控水務是當之無愧的龍頭,首創股份位居第二。而且近五年行業的集中度也在增加(由2015年的20%提升至去年的40%),說明龍頭玩家的資源整合能力也在增強。
污水處理產能排名(中國水網)
而只看集中度有時也說明不了啥問題。財務表現才是企業們的“肌肉”。筆者捋了捋相關上市公司的年報,發現不管是ROE(凈資產收益率),還是毛利率,呈現出的特點就是穩定、穩定,還是穩定。
玩家們的ROE在10%左右成為常態。這兩年玩家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提標改造(提高污水排放標準而進行的設備改造)拉升企業成本,未來相信隨著改造完畢,毛利率還有提升的空間。
暢想污水處理的未來,變革帶來機會。相信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需求帶來廣闊市場空間,誰能現在舍得一身剮,敢于技術和設備更新換代,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先機。作為民生行業之一,水治理效率的提升也能造福于民。
畢竟,又有誰不想名利雙收呢?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