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蘇州近岸蛋白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近岸蛋白”)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擬募資15億元,用于診斷核心原料及創新診斷試劑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岸蛋白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還不到4000萬元,且處于虧損狀態;但其2020年業績暴增,營收翻4倍至1.8億元,凈利也大幅扭虧為盈。這背后與新冠相關業務收入迅速增加有關,但隨著各國防控經驗增加、疫苗接種普及,公司未來業績或存在不確定性。
新冠相關業務助力業績大漲
可持續性存疑
招股書顯示,近岸蛋白是一家專注于重組蛋白應用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公司還是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的上游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可應用于生物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體外診斷、mRNA疫苗藥物、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等領域。
2018-2019年,近岸蛋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00.46萬元、3598.32萬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1238.25萬元、-849.83萬元。
2020年,近岸蛋白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實現大幅增長。其中營業收入為1.80億元,同比上漲405%;歸母凈利潤為8304.6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2021年業績漲勢繼續,營收3.42億元,同比增長90.16%,歸母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79.42%。
對于業績的增長,近岸蛋白表示,主要系:一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新冠檢測試劑原料產品銷售大規模增加;二是mRNA疫苗行業迎來市場機遇,推動公司mRNA疫苗原料產品銷售大規模增加;三是其他重組蛋白產品保持穩定增長。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新冠相關業務的收入迅速增加,是拉動近岸蛋白業績高增的重要因素。
2020年,近岸蛋白與新冠直接相關的收入金額為1.10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高達61.37%;2021年,該部分收入為1.26億元,但占比已經下降至36.69%。
招股書中提示風險稱,隨著國內外疫情的發展及疫苗普及率的提高,新冠抗體檢測試劑(使用公司新冠診斷抗原作為原料)無法區分感染新冠病毒后產生的特異性抗體和注射新冠疫苗后產生的中和抗體,面臨市場萎縮的風險,公司新冠診斷抗原的未來收入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2022年1-3月,近岸蛋白披露未經審閱的營業收入為8830.54萬元,同比上漲54.27%;歸母凈利潤為3901.06萬元,同比上漲63.03%。公司還預計2022年1-6月營業收入為1.51億元-1.67億元,同比增長14.81-27.40%;預計歸母凈利潤為6571.93萬元-7292.45萬元,同比增長23.39-36.92%。
毛利率低于同行
存貨跌價準備逐年增長
從毛利率來看,報告期內,近岸蛋白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1.67%、89.32%及 87.72%,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不過,這一水平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仍不算高。
同期,義翹神州(301047.SZ)、百普賽斯(301080.SZ)、菲鵬生物和諾唯贊(688105.SH)四家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87.90%、94.06%和89.51%,均高于近岸蛋白。
近岸蛋白對此解釋,2019年度及以前,公司的收入水平較低,房租、折舊等固定成本較高導致公司業務整體毛利率較低,另一方面,公司在主營業務內容、產品結構方面與可比公司存在差異。
此外,近岸蛋白的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償債能力較弱。
報告期內,近岸蛋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23.96%、40.04%及29.88%,整體呈現下降趨勢,這主要是因為公司2020年及2021年業績規模大幅增長,同時通過引入投資者、實施股權激勵增加了公司資產規模。
而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24.65%、18.11%和8.69%。特別是在2019年,近岸蛋白的資產負債率與行業嚴重背離。近岸蛋白表示,這主要系公司前期業績未釋放,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以及公司規模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等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近岸蛋白存貨余額較大,且存貨跌價準備逐年增長。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余額分別為2072.52萬元、3228.72萬元及6206.47萬元,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876.01萬元、1357.78萬元及2487.39萬元,存貨余額的比例分別為42.27%、42.05%及40.08%,占比較高。這一比例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近岸蛋白解釋稱,出于生產效率考量以及客戶多樣化需求,公司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經常會保持多種現貨產品或蛋白原液,同時,重組蛋白產品的銷售周期較長,導致報告期內公司存貨種類多、余額大,且公司產銷率存在波動且整體處于較低水平。
報告期內,近岸蛋白靶點及因子類蛋白產銷率分別為27.55%、31.88%和75.70%;重組抗體產銷率分別為28.13%、51.22%和87.95%;酶及試劑產銷率分別為83.75%、88.75%和76.13%。
隨著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近岸蛋白存貨可能進一步增加,若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或公司不能有效拓寬銷售渠道等原因,將可能導致更多產品滯銷或失效,存貨發生跌價、或減值準備計提不充分的風險提高,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對于近岸蛋白的IPO進展,紅星資本局將持續關注
來源:紅星資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