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赴港交所IPO終于拿到我國證監會批文。如果順利完成IPO,那么零跑將成為繼“蔚小理”之后第四家成功上岸的造車新勢力。但另一方面,從2019年到2021年,零跑汽車累計凈虧損達到43.74億元,而三年營收總和也僅有38.8億元,這樣一家虧損超營收的公司為何會得到證監會的放行呢?
先來看下證監會的核準公告,證監會核準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2.9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后,零跑可到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同時核準零跑59名股東持有的7.9億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外資股,相關股份可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
其實在還沒有獲得證監會的首肯前,零跑汽車已經在今年3月17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金、花旗、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為零跑汽車保駕護航。在得到證監會的許可后,零跑的IPO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對于零跑來說,其市場銷量表現并不遜色于蔚來、小鵬汽車等對手。2020年,零跑汽車共計交付8050輛新車;2021年,零跑交付量攀升至43748輛。而到了今年,前七個月的交付量已經達到了6.4萬輛,可以說零跑的銷量增速堪稱躍升。
可另外一方面,零跑汽車在營銷以及運營成本方面的開支也非常驚人。為了盡可能打開市場,零跑的網點鋪設速度極快。去年年底,零跑汽車網點數量還在300家左右,僅僅過了半年,網點數量已經增長至456家,這一網點規模僅次于理想汽車的525家,超過小鵬汽車和蔚來。當然,零跑為此也付出了巨大成本。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零跑汽車分別實現營收為1.17億元、6.31億元和31.32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9.011億元、11億元和28.45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95.7%、-50.6%和-44.3%。換而言之,即使伴隨著規模效應的提升,零跑汽車眼下的單車毛利潤仍處于大幅虧損狀態。
縱使零跑汽車背后站著安防巨頭大華股份,零跑汽車的支出壓力也十分巨大。大華股份也坦誠,大華今年上半年因投資零跑汽車出現了2.09億元的股權投資損失,而去年同期投資損失則為1.65億元,雖然零跑汽車銷量在攀升,但是股東的投資壓力一點沒減。
對于證監會來說,眼下需要鼓勵高端制造企業上市募資,那么零跑汽車必須拿出自己的殺手锏。零跑在招股書中明確,募資額的40%將被用來拓展電動汽車組合,擴大研發團隊以及自動駕駛系統Leapmotor Pilot及智能座艙Leapmotor OS在內的新技術開發工作;約25%用于智能工廠的建設。可見,零跑對于自己的定位仍是科技屬性更強的公司,這也與零跑掌門人朱江明的“技術流出身”一脈相承。或許證監會正是看中了背后創始團隊的技術出身因此才會爽快放行,不計較公司的盈利質量,愿意給予一定的耐心。
如今的零跑已經有了沖擊第一梯隊的實力,本想與零跑爭奪上市的威馬汽車、哪吒汽車眼下仍遲遲未獲批,威馬汽車更是經歷了從國內A股到港股的曲折上市之路。在這一背景下,獲得數十億元新資金支持的零跑勢必將有進一步發力中高端市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