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小興 ?編輯丨百進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資料圖】
11月8日開盤后,低迷已久的ST易購直奔漲停直至下午收盤。
隨后,一則傳聞不脛而走。傳聞宣稱,“供銷社收購蘇寧易購39%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除了線下平臺,積極開拓線上市場”。
下午收盤前夕,《財經》記者向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一位官員和兩名蘇寧易購管理層人士求證,得知此為“假新聞”、“完全不實”。
大概率,ST易購也遭遇了近期已被市場各方所注意到的“小作文”。7日,《正經社》分析師就在所發布的相關文章中提醒投資者,在盤中或盤外看到類似小作文時,必須得多方求證、小心研判。這些小作文,是黑心莊家和不良寫手聯手炮制的結果,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忽悠散戶高位接盤,為操縱市場服務。
8日當天,ST易購股價報收1.92元/股,跟2015年6月觸及的歷史高點23.14元/股、2020年7月14日觸及的最近的高點12.95元/股相比,均只剩下了小小的零頭。成交額高達6810萬元,相比以前常態化的三四千萬元屬于大幅放量。
ST易購的本名為蘇寧易購,帶上“ST”這個帽子是在此前的5月6日,原因在于: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被實施了其他風險警示。
《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業績方面,蘇寧易購仍然處于持續虧損之中。2020年、2021年、2022年1-9月,營收分別為2522.96億元、1389.04億元、555.3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6.29%、44.94%、51.95%;凈利潤分別為-42.75億元、-432.65億元、-45.45億元,同比分別為下滑143.43%、912.11%、虧損收窄39.94%。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9月30日,蘇寧易購的股權結構中,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位列第一大股東,持股為19.99%;張近東位列第二大股東,持股為17.62%;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位列第三大股東,持股為16.96%;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有限合伙)位列第四大股東,持股為5.59%。
這樣的股權結構,已是張近東在極度困難的狀態下,變賣股權的結果。接下來,ST易購還需要變賣股權以自救嗎?這個問題,或許重要,或許已經很不重要。
回溯2008年前后,蘇寧和國美“美蘇爭霸”時,兩大零售巨頭可謂風光無限。反觀今日,二者均已變羸弱不堪。黃光裕出獄后經過一番折騰,更是鬧到了連工資都發不出、“威逼”員工簽訂簡直是欺人太甚的承諾函的地步。
個中緣由,除了時移世易、業態急變、新貴崛起,就只能是唏噓不已了。【《正經社》出品】
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對上市公司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