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要闖進一位“繼承者”?
(資料圖)
作者 | 于婞
編輯丨武麗娟
來源 | 野馬財經
隨著我國第一代企業家年齡的增長,“代際交接”逐漸成為民營企業的普遍現象。
有些公司早已登陸資本市場,那些“繼承者們”一登臺便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如藍光發展楊武正、深南股份周海燕、金浦鈦業郭彥君、喬治白池也、金富科技陳珊珊、三圣股份潘呈恭等等。
也有一些“繼承者”,父輩一直在踏踏實實做實業,關注的人不多,但家族企業規模已不小。“企二代”學成歸來后,便拿起了沖向資本市場的交接棒。力捷迅的董事長林苑便是這樣一個角色。
近日,隨著力捷迅公開遞交《招股書》,34歲的“繼承者”林苑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金融女學霸接管家族藥企
縱觀資本市場,接棒的“企二代”們大多都有海外留學經歷,主攻的也多是金融專業。創新藥企業力捷迅的接班人林苑女士也不例外。她不但是一個金融學霸,履歷也十分耀眼。
林苑出生于1988年4月,今年剛34歲。她本科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并取得了金融學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后,22歲的林苑開啟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份工作,任蘇格蘭皇家銀行投資銀行分析師;后又跳槽去了聯昌國際銀行,任投資銀行分析師。
工作了不到三年,林苑選擇到香港大學繼續深造,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香港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
2015年,27歲的林苑回到家族公司,歷任公司前身——力捷迅有限的董事會秘書、董事、總經理、董事長。
雖然沒有醫藥方面的專業背景,但名校的求學和海外求職的經歷,讓她在金融領域涉獵廣泛,也對海外資本市場有所了解。通過資本市場讓財富產生裂變,很難不讓“企二代”們心動。
在還沒有接手力捷迅之前,林苑就已經開始在海外搭建框架了。
2017年5月12日,林苑朋友的朋友林波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亮雄控股,法定股本為5萬股,每股面值1美元。同年8月,林波搭建了境外投資架構,并通過此架構在境內設立了力捷迅咨詢,但力捷迅咨詢尚未實際經營,也未投資其它企業。
2017年12月4日,林波將亮雄控股100%的股份,以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好友陳延源。
林苑與陳延源也是朋友,并知悉陳延源名下有此境外投資架構,當林苑計劃通過境外投資架構對境內企業投資后,主動聯系了陳延源,以5萬美元作價收購了亮雄控股100%股份。并于2018年12月19日實際取得亮雄控股的股份。
簡單來說,就是林苑通過共同好友陳延源,從林波那里受讓了一個境外投資架構。《招股書》并沒有詳細介紹林波是誰,也沒說與林苑除了“朋友的朋友”外,是否還有其他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這層朋友的關系,亮雄控股的兩次轉讓,都沒有中間差價。
投資架構搭建好后,2018年12月27日,林苑母親陳小玲將其持有的力捷迅有限69.89%的股權轉讓給力捷迅咨詢。力捷迅的第一大股東由山東康富變更為捷迅咨詢,林苑也在30歲這年成為了力捷迅的實際控制人。
來源:力捷迅《招股書》
股權的變動還引來了深交所關于公司實際控制權的穩定性的問詢,力捷迅回復稱:本次股權轉讓系出于家族傳承的考慮,林苑女士已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多年,為使其全面取得公司實際控制權并確保股權明晰,遂進行本次股權轉讓。
醫藥世家的第一家A股公司?
林苑出身于醫藥世家,其近親屬也存在控制其他醫藥相關行業企業的情形。
具體來看,福抗藥業是福建省最大的制藥企業,同時是省高新技術企業。福抗藥業由林苑母親陳小玲間接控制并任董事、林苑的父親林東任董事長且為共同控制人、林苑配偶林天海任董事。
福抗藥業的主營業務為化學藥制劑及中成藥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與力捷迅的經營范圍存在一定重合。
福建福抗醫藥科技是福抗藥業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等,由陳小玲、林東共同控制。
一脈陽光是主要提供體檢服務的衛生企業,由林苑母親陳小玲通過康富投資間接持股63%。
康達醫療主要專注于醫療投資、健康體檢、健康咨詢、醫療器械貿易等,由林苑母親陳小玲通過康富投資間接持股70%。
以上只是部分企業,林苑的近親屬控制范圍還包括軟件開發公司、建筑公司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基本都是深耕實業,在資本運營方面較為薄弱。如果林苑能夠帶領力捷迅順利走進資本市場,或將成為其家族企業中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IPO前取消對賭,重擬退出回購條款
對賭和股權退出回購,是企業在上市前融資時的常見現象,在金融和資本領域有過多年學習實踐經驗的林苑自然免不了要把這套理論運用到自己的實操中來。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力捷迅新增股東陽明康怡、寧德國投,與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簽署了對賭協議。
具體來看,2019年11月和2020年11月,陽明康怡與寧德國投分別出資3000萬元和5000萬元認購力捷迅股份。同時簽訂了相關的對賭協議。
不過2021年12月20日,力捷迅又與上述雙方簽署補充協議就對賭協議的效力作出明確。《招股書》中沒有詳述對賭的具體條款,只說與陽明康怡、寧德國投簽署的對賭協議均已解除。
在簽約解除對賭的同一天,寧德國投與力捷迅咨詢及林苑簽署了《股份回購協議》,約定了力捷迅咨詢的回購義務,林苑為力捷迅咨詢的回購義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相關股份回購條款約定,公司要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向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申報材料、2025年12月31日之前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等。
不過回購條件未與公司的市值掛鉤。
來源:力捷迅《招股書》
《股份回購協議》還約定在力捷迅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材料時協議終止。但是,如力捷迅未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的,協議將恢復效力。
瑞恩資本相關人士介紹,如果是業績承諾的對賭,IPO前是必須要清理的,業績承諾的對賭,在A股上市是禁區。現在國內的做法就是,IPO的時候簽一個終止對賭的協議,但如果撤表的話,恢復對賭的條款。這也算對賭協議,不過是已經終止的對賭。
如今,力捷迅已經較約定時間提前一年在A股遞交了《招股書》,但上市進程以及帶領公司的持續發展,林苑依然任重而道遠。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家族企業接班并非易事,‘企二代’需要熟悉所在行業及做好企業運營本身,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區搞資本運營。
你怎么看“企二代”和“創一代”的接班?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