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老父親3年前剛宣布退任,帶著公司上市的“企二代”董事長突然因病去世,年僅40歲。11月29日晚,金龍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龍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接到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永漢家屬通知,鄭永漢因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據公開資料,金龍羽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電線電纜制造企業之一,成立于1996年,創始人為鄭永漢的父親鄭有水,鄭有水生于1958年,兒子鄭永漢出生于1982年,2003年進入金龍羽,2012年擔任公司總經理,2019年鄭有水辭任公司董事長職位由鄭永漢接任。公告稱,鄭永漢自2012年起擔任公司總經理,在其任職期間,勤勉盡責,恪盡職守,帶領公司從民營企業走向資本市場,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金龍羽2017年上市后,家族財富情況也水漲船高,2018年至2021年,鄭有水家族連續上榜胡潤百富榜。2021年,鄭有水身家32億元,排名2040位。
據公告,公司董事會推舉鄭煥然先生代行董事長職責,直至公司第三屆董事會選舉董事長為止。資料顯示,鄭煥然和鄭永漢為兄弟關系。時間財經注意到,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董監高名單中還有一位鄭康俊,公開資料未披露其是否同為鄭永漢兄弟,投資者較為關心的也是董事長突然離世是否會給公司股權造成動蕩。時間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金龍羽,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代行董事長職責的鄭煥然是原董事長鄭永漢的親弟弟,鄭康俊和原董事長沒有親屬關系,而且鄭永漢、鄭煥然都沒有公司股權,股權在創始人鄭有水那里。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或受董事長逝世消息影響,截至11月30日收盤,金龍羽股價下跌3.7%,收于12.75元/股,最新市值55.19億元。
帶領公司上市
鄭有水創業之前在潮汕做電線電纜運輸,時間長了,他對這些產品的來源、銷售的去處了如指掌,于是開始了電線電纜的創業生涯。最初工廠設在汕頭,1996年,鄭有水把公司搬到深圳,并重新命名“金龍羽”注冊登記。據媒體報道,鄭永漢的記憶中,父親是個工作狂,而且家庭教育非常嚴格,2003年,21歲的鄭永漢聽從父親的安排,去公司上班。因鄭有水自己是做銷售起家,他認為在公司做管理工作或者做采購,都是別人找到你求著你,鍛煉不了人,于是安排鄭永漢去做了基礎銷售工作。鄭永漢稱,一開始還有董事長兒子的包袱,經歷被客戶刻意刁難,被客戶趕出來后成長了許多。2012年,鄭永漢30歲,在基層鍛煉了9年,經歷了銷售、財務、采購等多個崗位。父親鄭有水認為他做事不會出大問題了,便將公司交給了他,讓他擔任總經理。鄭永漢不負眾望,2014年到2016年,金龍羽銷售數量持續增加,年復合增長率為17.59%。獲得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多個省市電網產品入網許可,知名企業客戶包括藍思科技、伯恩光學、萬科、比亞迪等。這9年間,鄭永漢早早就提出了讓公司上市的想法,終于在2011年說服父親鄭有水,開始著手IPO事項。金龍羽IPO之前,股權完全集中在鄭氏家族手中,公司實際控制人鄭有水持股比例為71.30%,他的大哥鄭會杰持股10.43%,二哥鄭美銀和三嫂鄭鳳蘭均持股8.70,家族成員持股比例高達99.13%。但在招股說明書中,有這么一段:金龍羽系由鄭氏兄弟多年經營共同發展壯大,因公司啟動上市事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公司治理、明晰股權進行股份制改造,除鄭有水及其家庭成員以外的其他家族成員退出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除作為股東行使股東表決權、分紅權及知情權以外,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管理,亦不在公司任職或領取薪酬。2017年7月17日,金龍羽上市,鄭有水、鄭永漢父子在深交所敲響上市鐘聲。當年,公司總營收為23.66億元,同比增長32.03%;凈利潤1.90億元,同比增長61.22%。202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7億元,同比下降28.38%;歸母凈利潤6220.15萬元,同比下降6.01%。
布局新能源電池
2019年,鄭有水正式退休。金龍羽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鄭有水因個人投資的其他企業業務繁忙提出辭去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推舉公司董事、總經理鄭永漢代理董事長職務。值得一提的是,父親鄭有水此前還因為投資事項被限制高消費。今年5月份,有投資者咨詢,金龍羽實際控制人鄭有水成為“限制消費人員”,是否存在重大債務風險?隨后董秘回應稱,實際控制人鄭有水先生投資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公司因委托合同糾紛訴訟敗訴,該公司被限制高消費,鄭有水先生作為其法定代表人亦被限制高消費,該委托合同糾紛與鄭有水先生個人無關。據了解,該公司已經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并獲得受理。公司證券部員工回應稱,目前鄭有水已被解除限制高消費。據金龍羽官方微信號,2022年8月,鄭永漢還出席活動并接受采訪。8月19日,深圳市電線電纜行業協會成立大會在深圳市福田區召開,金龍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選為會長單位。對于下一步,金龍羽將會布局哪些重點領域,鄭永漢表示,金龍羽會立足于線纜產業,進一步擴展布局新能源領域。“2021年我們已經投資了一個固態電池項目,后續還會持續重點關注高端制造業。在投資的過程中,金龍羽不是做財務投資,而是更多投資一些尚處在研發階段的產業。我們希望以技術帶領市場,帶領企業去發展。”關于涉足固態電池研發,公司去年曾披露披露擬投入3億元研發固態電池,隨后股價三連板,遭深交所發問,公司是不是在“蹭熱點”。在11月的投資者接待活動上,公司也重點回復了固態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研發項目的相關問題。金龍羽回應稱,公司固態電解質中試線建設已經完成并已試制出產品。公司固態電池中試研發是與重慶錦添翼公司合作進行的,公司目前電芯中試線已經建設完畢,正進行下一步的研發工作,公司與錦添翼的研發合作期限為5年,目前正在開展準固態電芯、固態電池相關的固態電解質、負極材料及正極材料的研發及中試工作。金龍羽還表示,目前試制的材料主要用于自身研發使用,目前剛試制出的材料尚需進行復雜的測試和改進。目前尚沒有外銷的計劃,且中試線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外銷。(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