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汪靜
威星智能(002849.SZ)擬跨界新能源,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資料圖)
11月29日晚間,威星智能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增資及轉讓的方式獲得江西賽酷20%至30%的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威星智能身處智能燃氣儀表行業,而本次收購標的公司江西賽酷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相關的新能源企業。
智能燃表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兩年威星智能業績大幅下滑,今年三季度才結束單季凈利潤四連降趨勢。威星智能也希望通過此次收購跨界至火熱的新能源行業,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級市場上,截至11月30日收盤,威星智能股價報18.09元/股,較4月底的9.88元/股低點增長83.1%。
標的子公司已有產線投入使用
11月29日晚間,威星智能發布公告,公司與江西賽酷及自然人王迎春、劉娟娟于2022年11月29日簽署《投資意向協議》,公司擬通過增資及轉讓的方式獲得江西賽酷20%至30%的股權,具體方式、轉讓金額及轉讓股份比例尚未最終確定。
根據公告,江西賽酷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相關的新能源企業,利用回收的廢舊磷酸鐵鋰粉生產含鋰溶液和碳酸鋰產品,銷售給志存鋰業、金輝鋰業、宜春銀鋰新能源等鋰電材料制造商。其控股子公司江西華賽新材料有限公司3萬噸/年廢鋰電池正極材料綜合回收項目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而上市公司威星智能主要從事為城市燃氣行業提供智能計量終端及燃氣管理系統平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2017年上市。
智能燃表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公司近年主業營收持續下滑。2020—2022年上半年,其營收占比超99%的儀器儀表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1.96億元、11.39億元、4.13億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營收大幅下滑33.58%。
威星智能表示,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實施,新能源車/動力鋰電池、儲能等領域成為國家“雙碳”戰略的關鍵,本次交易的標的公司系專業從事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相關的新能源企業,產品為上述領域的關鍵原材料碳酸鋰。經過公司管理層審慎調研和討論,旨在通過本次投資探索新能源領域的業務機會,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季度扣非凈利大幅提升63.93%
威星智能尋求跨界,或許與其業績難以再保持穩定增長有關。
財務數據顯示,在2021年之前,威星智能業績增長穩定,但2021年其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分別為11.45億元、5198萬元,同比分別降低4.4%、37.95%。而上市之前的2016年,威星智能凈利潤為5223萬元,也就是說,其業績在“開倒車”。
2022年前三季度,威星智能營收持續下降,降低22.1%至7.07億元。盡管公司凈利潤回暖,增長7.39%至5690萬元,但主業仍未恢復增勢,扣非凈利潤大幅下降43.66%至2909萬元。
對此,威星智能曾在半年報中解釋,這是由于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不暢使得部分原材料供應短缺,客戶項目掛表用表計劃推遲,銷售及發貨渠道受阻,導致半年度規模收入下滑后引起扣非凈利潤下滑。
不過,從單季度來看,今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結束四季度連降趨勢,實現快速回升。2021年三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分別下滑24.16%、104.35%、1.83%、30.87%。2022年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812萬元,同比大幅提升75.73%,扣非凈利潤2624萬元,大幅提升63.93%。
與此同時,2022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至33.49%,這也帶動前三季度整體毛利率提升至31.88%,回升至2017年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9日,威星智能公布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以15.01元/股的價格,發行2527.54萬股股份,募集資金總額約為3.79億元,用于擴產補流。
根據最終發行結果,本次發行對象確定為7位自然人,均為C類投資者。其中,方良獲配532.98萬股,認購8000萬元,排名第一。而在本次新增股份完成股份登記后,除第二大股東深圳市中燃科技有限公司外,威星智能其余九名股東均為自然人。
二級市場上,截至11月30日收盤,威星智能股價報18.09元/股,較4月底的9.88元/股低點增長83.1%。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特定股東范慧群高位減持,于2022年11月4日減持公司股份約84萬股,套現144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