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資金大舉出逃商場熱炒的連花清瘟、布洛芬龍頭股。
(相關資料圖)
“地產鏈”團體逆市走強
12月16日,滬指全天窄幅震動,收跌0.02%;創業板指收跌1.06%;深成指跌0.56%。
板塊方面,“地產鏈”團體逆市走強。申萬一級指數中,建筑材料漲幅居首,為1.54%;房地產次之,收漲1.32%。個股來看,海南高速、格力地產、陸家嘴、蘇州高新等房地產股接連漲停。其間,格力地產受益于嚴重資產重組事項,已連收6個一字板。
組織重視度高的房地產概念曝光
從指數來看,房地產職業本年經歷了較大起伏,并在11月1日觸及近十年低點。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商場中,3家及以上組織一起評級的地產股合計21只,11月至今平均漲幅高達25.96%。新城控股居首,為68.84%;其后魯商開展、南山控股、萬科A等5股漲逾40%。
依據組織一致猜測,京基智農全年凈利潤增速達到152.82%,同比實現翻倍;新大正、廣匯物流全年凈利潤增速均逾30%。此外,千億市值的萬科A和保利開展也有望錄得正增加,兩股上一年全年凈利潤均在200億元以上。
展望后市,銀河證券估計2023年房地產方針環境仍舊以寬松為主,房貸利率繼續下行。需求側方針工具逐漸釋放,可期待一線城市修改“認房認貸”規矩、熱點二線城市放開“四限”等。此外,供應側全渠道信貸空間翻開,為“保交樓”和信用恢復供給繼續資金支撐。當前周期與以往相比,仍舊有一定的寬松空間。
中銀證券提示重視短期風險。其以為,11月除價格止跌略漲外,地產各項數據均惡化,降幅較10月擴展。地產融資寬松方針連續出臺,表現保商場主體與保交樓的決心,但11月竣工增速不升反降,估計方針到基本面收效仍需時刻。
一周主力凈流出熱炒醫藥股
本周申萬職業跌多漲少,僅社會服務漲2.92%,食品飲料漲1.75%。十余職業跌逾2%,有色、電力設備、根底化工領跌,起伏均逾3%。期間,主力資金全職業凈流出,總額1145.85億元。電力設備、醫藥生物凈流出居前,均超160億元;有色和根底化工主力凈流出也在70億元以上。
個股方面,除去近一月上市新股,合計5股主力凈流出逾10億元。其間,連花清瘟廠商以嶺藥業穩居榜首,凈流出額高達37.77億元。另一方面,布洛芬原料藥龍頭新華制藥錄得一周最大漲幅,累計高達41.28%。
作為藥品商場“頂流”,連花清瘟熱度已久。近期盡管被廣泛提及,但概念股炒作有所降溫。以嶺藥業周內走出三連陰,12月14日盤中更是一度跌停,周跌幅11.18%。基本面上,連花清瘟產品2021年實現營收40.6億元,占公司總營收40.15%。
在布洛芬的這波熱炒中,風頭最盛的新華制藥則受到監管方的重視。12月14日,深交所下發重視函,要求公司確認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嚴重信息,基本面是否發生嚴重變化等信息。個股次日收跌,但今日仍以漲停收盤。依據2021年報,公司布洛芬擴產組成工序產能提升改造項目在建中,建設周期1.5年,估計產能達到1萬噸/年。
此外,鋰電產業鏈也遭到資金拋售。上游的天齊鋰業、寧德年代、贛鋒鋰業以及下游的長安汽車、比亞迪等職業龍頭,均各有6億元以上主力資金撤離。
凈流入來看,主力較大起伏加碼新冠防治特效藥新概念——熊去氧膽酸相關個股,其間眾生藥業取得9.81億元資金加碼,廣生堂也有2.31億元。此外,主力買入較多繼續回暖的消費賽道股中,海南椰島、會稽山等一周累計漲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