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PE16倍的基康儀器,能否終結北交所新股12連破?能否抗住3.7億流通籌碼砸盤?
我認為,沒問題!基康儀器、康普化學,二者都是優質低估值公司,是近期北交所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是北交所風雪中怒放的凌霄花。
【資料圖】
公司亮點:
1、公司參與的“復雜水工混凝土結構服役性態診斷技術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今年三季度業績:凈利潤增長43%。
3、在手訂單:2.49億
4、科學儀器儀表、智能傳感器概念
科學儀器儀表亟需國產替代
據開源證券研報:科學儀器儀表區分專用型和通用型??茖W儀器是觀測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的工具,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用型科學儀器,廣泛用于多個領域,具有基礎性、共用性的特性,例如電子測量儀器、實驗分析儀器等;另一類是專用型科學儀器,指用于個別專業領域,具有專業性和特殊性的特性,例如地質勘探專用儀器、環境監測專用儀器等。
北交所科學儀器儀表企業當前估值較低。我國上市公司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學儀器儀表公司有深交所的聚光科技、東方中科,上交所的普源精電、鼎陽科技、坤恒順維、優利德、皖儀科技、思林杰,以及北交所的創遠信科、同惠電子、新芝生物、海能技術(4家均為專精特新“小巨人”)。
從當前的估值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科學儀器儀表企業的市盈率TTM均值為78X,而北交所的科學儀器儀表企業的市盈率TTM均值為30X,同時注意到北交所的4家企業與上交所的部分企業營收規模相近,但相對市值較低,故我們認為北交所當前估值的科學儀器儀表企業具備投資價值。
新三板還有12家科學儀器儀表企業,分別是基康儀器、中德生物、福立儀器、馳誠股份、信而泰、長陸工控、中船精達、升拓檢測、信測通信、森馥科技、威盛電子、金碼測控。
北交所與新三板16家科學儀器儀表企業中,創遠信科(4.21億元)、基康儀器(2.59億元)、海能技術(2.47億元)的2021年營收規模位列前三。
如今,基康儀器即將登陸北交所。申購前,我預期基康儀器上市漲幅應在30-50%?,F在北交所進入寒冬,新股12連破,12道金牌令人膽寒。但沙土中的金子還是會熠熠閃光。基康儀器作為低估值高成長傳感器“高富帥”,必將終結北交所新股12連破。現在北交所冰冷市場環境上市,預期基康儀器上市漲幅10-20%。
以下為申購前的文字,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近期,北交所迎來新股發行潮。眾多新股亂花漸欲迷人眼,需要挑著打,有些新股破發獲配比例還很高,投資者容易遭受虧損?;祪x器申購時間為12月8日,有8家戰投。
一、物聯網監測終端“小巨人”
基康儀器的主營業務為智能監測終端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同時提供安全監測物聯網解決方案及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智能監測終端(精密傳感器、智能數據采集設備)、安全監測物聯網解決方案及服務。公司產品及服務主要應用于工程安全監測領域, 最終客戶主要為能源、水利、交通、智慧城市及地質災害等行業領域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設計院、施工局、高校、系統集成商等。
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在水電站、核電站、風電場、油氣儲運、水利工程、地鐵、高鐵、橋梁、隧洞、港口碼頭、市政建筑、文物、礦 山、地質災害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包括三峽、白鶴灘、烏東德水電 站,山東沂蒙、新疆哈密抽水蓄能電站,遼寧紅沿河、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江 西如東、廣西興安風電場,西氣東輸、中俄中緬油氣管道,南水北調、小浪底水利工程,京滬、蘭新高鐵,浦東、大興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大連灣海底隧道,合肥、重慶智慧城市,貴州、云南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中國天眼、布達拉宮等項目。
公司是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核心技術并獲得 40 項國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 16 項。
公司是美國基康在中國大陸區域的獨家代理商,美國基康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公司向美國基康采購保持穩 定。公司向美國基康采購各類產品產生的業務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15%、16.15%、16.18%和 13.37%,占比未超過 30%。公司自產產品效能并不亞于美國基康同類產品,公司主要產品從研發、設計、生產均已實現自主獨立生產,核心部件機芯不依賴于美國基康,可實現國產產品替代。
公司自產產品在報告期各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 68.21%、62.59%、63.30% 和 64.11%。公司產品類型、所處行業及主要客戶的類型特點決定,公司業務開展對基康商標的依賴程度較低。根據主要客戶出具的《確認函》,如未來基康儀器的商標、商號發生變化不會對其與發行人業務開展產生影響。商標、商號權屬方面,根據公司與美國基康于 2022 年 6 月 2 日簽署的 《合作協議》,美國基康對公司所擁有的商標、商號的所有權及使用情況不存 在異議。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應收賬款余額 24948.27 萬元,其中一年內應收賬款占 67.26%。公司的應收賬款客戶主要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設計院等,客戶信譽良好且與公司保持長 期穩定合作關系,出現壞賬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根據 《2022 年智能傳感器十大園區報告》數據,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分別為 2188.8 億元、2484.3 億元和 2905.2 億元,預計 2022 年、 2023 年市場規模為 3384.6 億元、4044.6 億元。公司 2019 年、 2020 年、2021 年在中國傳感器市場的占有率為 0.0781%、0.0853%、0.0892%。
蔣小鋼直接控制公司31.26%的股份,通過新華基康間接控制公司?6.24%的股份,通過其一致行動人蔣丹棘間接控制3.42%的股份,蔣小鋼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的股份比例為 40.92%,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蔣小鋼先生,1958 年 6 月出生,中國國籍,加拿大永久居留權,本科學 歷,工程師。1982 年至 1985 年任水電部貴陽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1985 年 至 1989 年 任 國 家 科 委 發 明 協 會 工 程 師 ; 1989 年 至 1992 年 , 在 美 國 CityUniversity 學習;1992 年至 1998 年任美國基康公司地區銷售總監;1998 年 至 2014 年任基康儀器(北京)有限公司常務董事、董事長;2014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任公司董事長;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歷任公司董事、董事 長。
二、三年一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17107.87 萬元、21233.88 萬元、25913.96 萬元 和 11261.86 萬元,2019 年至 2021 復合增長率 23.07%。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表明公司業務市場前景廣闊,體現了公司良好的成長性。
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分別為 2095.68 萬元、4051.73 萬元、5038.52 萬元和 2246.94 萬元,凈利潤穩步上升,經營情況良好。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上升主要來自于水利行業的營業收入的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水利行業收入分別為 4959.06 萬元、7423.26 萬元、10900.43 萬元和 6360.15 萬元,占報告期各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28.99%、34.96%、42.06%和 56.48%,收入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52.57%、49.39%、51.60%和 54.02%,公司近年來毛利率水平始終維持于較高水準。
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始終注重技術研發與工藝創新,持續保持高水平的研發資金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 1828.56 萬元、1853.46 萬元、1961.97 萬元和 852.3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10.69%、8.73%、 7.57%和 7.57%。
我擬申購。但公司老股較多,流通市值3.7億。近期北交所新股頻頻破發,投資需自主決策。
三、今年業績預期
1、今年三季度業績:凈利潤增長43%
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資產負債狀況良好,資產總額為 59290.66 萬元,較上年末增長 12.2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權益為 48525.5萬 元,較上年末增加 8.56%。
2022 年 1-9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8553.24 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 17.3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3760.52 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 43.56%。2022 年 1-9 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為 3090.86 萬元,較上年同 期增加 1410.34 萬元,增幅為 83.92%。
2022 年 1-9 月,公司整體保持持續增長的銷售態勢,整體訂單量穩步提升。公司參與的各項目均正常推進,在保證產品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生產發貨各主要流程。因此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穩步增長,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一致。
隨 著營業收入的穩步增長,公司 2022 年 1-9 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亦大幅增加, 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公司 2022 年 1-9 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較上年有所增 加,主要系公司訂單量上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2、在手訂單:2.49億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目前在手訂單數量為 436 個,金額為 24950.14 萬元。其中, 能源、水利為核心行業,在手訂單金額占比 88.45%。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與核心行業客戶的合作關系,積極開拓交通、智慧城市、地質災害等行業市場,目前在手訂單充裕,市場開拓順利。
3、存貨
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 5851.07 萬元、4521.26 萬元、5888.7萬元 和 9431.65 萬元,存貨賬面價值穩中有升。公司報告期內最后一期末存貨賬面價值增 長,主要為發出商品暫未確認收入,同時由于業務增長,為及時滿足客戶需要,增加 了常用產品庫存。
4、合同負債
今年半年末,預售貨款2204萬。
5、在建工程
公司報告期內的在建工程主要為其新型傳感器生產車間廠房的建設項目,其整體工程已于 2021 年上半年完成驗收轉為固定資產。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公司目前 的生產場地無法滿足產能需求,公司新建傳感器生產車間廠房解決場地不足的瓶頸。
6、季節性
公司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 35.19%、43.21%和 39%, 呈現季節性分布。主要原因系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國有大中型企業、設計院、科研院所等,且其產品和服務的最終應用為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該等客戶采購一般遵守較為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和采購審批制度。
此外,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各類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中,每年度第一季度通常受到春節假期和冬季施工的影響,項目進度放緩。因此公司第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占比較低。
7、產能利用率
8、募投項目
智能監測終端產能擴大項目:擬對 1#廠房與 2#廠房及廠區各區域進行裝修改造。本項目擬于北京市房山區良鄉凱旋大街濱河西街 3 號,利用公司現有廠房進行裝修改造,以便本項目的開展實施,不需要新取得項目建設用地。本項目建設期擬定為12個月。
公司目前精密傳感器現有產能為 65845 支/年,智能數據采集設備 5772 臺/年。募投項目新增精密傳感器產能為 18410 支/年,新增智能數據采集設備產能為 6533 臺/ 年。因此本次新增精密傳感器擴產比例為 27.96%,新增智能數據采集設備擴產比例為 113.19%。
9、綜合分析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 18553.24 萬,上升 17.37%。凈利潤 3760.52 萬元,上升 43.56%。公司第四季度營收最高,占比在40%左右。去年、前年公司第四季度凈利潤都超過2000萬,如果今年第四季度正常增長的話,今年凈利潤有希望達到5500-6000萬。
今年半年末,公司在手訂單2.49億。今年前半年公司營收1.13億,如果下半年全部確認,將達3.62億。公司去年營收2.59億,今年增長問題不大,當然在手訂單也不可能全部今年下半年確認。
產能來說,公司新型傳感器生產車間廠房的建設項目,已于2021 年上半年完成驗收。募投項目12個月建成。
四、可比公司
同行業可比公司 包括武漢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 理工光科,300557.SZ)、江蘇東華測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東華測試,300354.SZ)、長沙 金碼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碼測控,872288.NQ)、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 公司(漢威科技,300007.SZ)。
1、武漢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理工光科,300557.SZ)
理工光科是國內領先的光纖傳感技術和物聯網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主要從事光纖傳感器與智能儀器儀表、光纖傳感系統、物聯網應用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以及技術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油罐火災報警系統、隧道火災報警系統、智慧管廊及智能化監測系統、周界入侵報警系統、智能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及消防工程等。
總市值22億,近幾年業績下滑,去年扣非凈利潤僅有342.75萬,今年業績改善,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1384.69萬。靜態市盈率643倍,動態市盈率159倍。
2、江蘇東華測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東華測試,300354.SZ)
東華測試是國內領先的數據采集與測試分析系統的高科技企業,多年來專注于結構力學性能測試分析系統、設備故障診斷及運維管理系統、電化學信號采集分析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應用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公司產品主要有傳感器、測試儀器和控制分析軟件三大類。
總市值52億,近幾年業績增長,去年扣非凈利潤7703.91萬,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5285.94萬。靜態市盈率67倍,動態市盈率69倍。
3、長沙金碼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碼測控,872288.NQ)
金碼測控主要從事工程質量與工程結構健康監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并為大型工程和項目提供監測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前期項目方案及 設計的咨詢、提供相匹配的產品、后期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
新三板基礎層,無成交。
4、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漢威科技,300007.SZ)
漢威科技主要是以傳感器為核心,將傳感技術、智能終端、通訊技術、云計算和地理信息等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了“傳感器+監測終端+數據采集 +空間信息技術+云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應用覆蓋傳感器、物聯網綜合 解決方案及居家智能與健康等行業領域,在所涉及的產業領域中形成了相對領先的優勢。
總市值61億,近兩年業績增長,去年扣非凈利潤1.76億,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1.62億。靜態市盈率35倍。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只增長7%,預計動態市盈率32倍。
五、估值與申購策略
“儀器儀表制造業”(行業代碼:C40)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 35.31 倍。上述同行業可比公司 2021 年靜態市盈率均值為 52.04 倍。
公司發行新股 13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 1.41881412 億股,發行價格 6.5元,對應發行后總市值9.22229178億。公司原有非限售股本4408萬,發行后流通股本5708萬股,流通市值3.7102億。
公司2021年扣非凈利潤4835.19萬,發行市盈率為 19.07 倍。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3696.09萬,動態市盈率18.7倍。公司今年凈利潤正常的話能達到5700萬左右,動態市盈率16.2倍。
16到19倍這個估值,相比滬深可比公司來說較低。目前北交所幾個科學儀器、測試類公司估值在北交所算較高的。
新芝生物總市值14億,2021年扣非凈利潤4420.76萬,今年前三季度3026.33萬,增長15%。靜態市盈率31倍。
海能技術總市值13.45億,2021年扣非凈利潤3547.38萬,今年前三季度1354.11萬,增長5%。靜態市盈率38倍。
同惠電子總市值14.55億,2021年扣非凈利潤3682.88萬,今年前三季度2816.78萬,增長4.89%。靜態市盈率39.5倍。
可見,北交所科學儀器類公司估值也不低,在30多倍。從這個角度來說,基康儀器不到20倍的發行市盈率,還是具有估值優勢。如果北交所是一個正常的能夠價值發現的交易所,上市漲幅應在30-50%。
但公司此時上市,具有兩個劣勢:
1、公司發行后總股本不算大,但流通市值稍大,尤其是老流通股較多,這對公司上市漲幅有抑制作用。公司在新三板時也是一個明星股,成交活躍。去年12月停牌價9.5元,最高11.48元,高位籌碼主要集中在去年9月公司宣布北交所上市后。在去年9月前,股價基本在3、4元,現在有不少獲利籌碼,這個需要注意。公司上市初期,如果3.7億的老股砸出來,能否接得?。?/p>
2、北交所目前極為弱勢,這跟近期北交所大發新股、新股發行節奏過快直接有關。近期北交所熱情迅速降低,紛紛破發。新股供給端發力,而資金端不給力,沒有源頭活水進來,新發的北證50指數基金也延期,募集不理想。流動性成為北交所難題。
盡管有這兩大難題,本人還是申購。基康儀器在上市之后,也具有長期價值。如果上市后漲幅不理想,可以拿著觀察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