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個交易日,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商發展”,證券代碼:600223)又漲停了,漲停的原因是節前發布了《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
(資料圖)
交易的主要內容
《草案》披露,本次交易為魯商發展及其全資子公司魯健產業、魯商健康向山東城發集團出售標的資產,山東城發集團以現金方式支付全部交易對價。本次交易標的資產為魯商發展及其全資子公司魯健產業、魯商健康持有的魯商置業100%股權、新城鎮100%股權、創新發展100%股權、菏澤置業100%股權、臨沂地產100%股權、臨沂置業51%股權、臨沂金置業44.10%股權、臨沂發展 32%股權,以及魯商發展對上述標的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的全部債權。
本次標的資產對應評估值合計為59.07億元,以評估值為基礎,本次交易各方確認的標的資產的合計交易價格為59.07億元。本次交易符合《企業國有資產交易
監督管理辦法》(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2號)規定的國有產權非公開協議轉讓條件,由各方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完成,不涉及國有產權掛牌轉讓。
另外,魯商發展解釋稱,本次交易為魯商發展重大資產出售,不涉及發行股份,不會導致魯商發展股權結構發生變化。本次交易前三十六個月及本次交易完成后,魯商發展的控股股東均為商業集團,實際控制人均為山東省國資委。因此,本次交易不會導致魯商發展實際控制權變更,不構成《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重組上市。
本次交易對魯商發展的影響
本次交易完成前,魯商發展業務主要涵蓋生態健康產業和生物醫藥兩大板塊,形成了兩大主營業務獨立運營、協同發展、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生態健康產業板塊主業為房地產開發和銷售與健康產業運營,生物醫藥板塊主業為化妝品、醫藥、原料及添加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魯商發展房地產開發業務在山東省內以濟南、青島為核心,重點布局臨沂、泰安、
煙臺、濟寧、菏澤、濰坊、淄博等城市,山東省外布局至北京、上海、重慶、黑龍江等省、直轄市,形成了精品住宅、城市綜合體、大型購物中心、高端寫字樓、星級酒店等產品系列。
健康產業運營方面,主要以魯商服務為主體,該公司是一家在山東省具有領先市場地位、快速增長的綜合性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另外,公司發展代建、招商運營、康養等輕資產業務。
在生物醫藥板塊,魯商發展的業務主要包含化妝品、醫藥、原料及添加劑業務。化妝品方面,福瑞達生物是公司化妝品主要經營主體,依托公司“妝藥同源,科技美膚”的研發優勢和產業鏈優勢,已發展成為山東省化妝品行業龍頭企業,旗下擁有“頤蓮”、“璦爾博士”、“善顏”、“UMT”、“詮潤”、“貝潤”等多個知名化妝品品牌。
醫藥方面,魯商發展涵蓋中藥及化藥制劑(明仁福瑞達)、生化藥品(博士倫福瑞達)及銷售團隊(醫藥事業部),擁有施沛特、頸痛顆粒、小兒解感顆粒等多個知名品牌。公司旗下的明仁福瑞達致力于中成藥、化學藥、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骨科、婦科、內科、眼科、兒科五大領域。
原料及添加劑方面,魯商發展旗下焦點福瑞達是全球領先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基地之一,集透明質酸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在透明質酸行業產量及銷量均名列前茅;旗下福瑞達生物科技主要生產食品和化妝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之一納他霉素市場占有率在40%以上。
通過本次交易,魯商發展將原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資產置出,其業務將由雙主業板塊發展轉型為以生物醫藥板塊為主業。魯商發展稱,公司根據經營戰略發展的規劃和需求,將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發展生物醫藥板塊相關業務。本次交易完成后,魯商發展將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后續發展潛力,為整體經營業績提升提供保障,符合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
本次交易對主要財務指標的影響
本次交易完成后,對魯商發展的主要財務指標影響較大。
交易前的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10月31日,魯商發展的資產分別為614.15億元和590.92億元;交易后的2021年和2022年1-10月,魯商發展的資產分別為105.48億元和107.51億元;
交易前的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10月31日,魯商發展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分別為47.27億元和36.04億元;交易后的2021年和2022年1-10月,魯商發展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分別為43.16億元和34.97億元;
交易前的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10月31日,魯商發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3.63億元和104.15億元;交易后的2021年和2022年1-10月,魯商發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26億元和27.46億元;
交易前的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10月31日,魯商發展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3.61億元和-9037.76萬元;交易后的2021年和2022年1-10月,魯商發展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1.9億元和2.07億元。
對比分析可見,本次交易完成后,魯商發展的總資產和營收規模下降較多,但置出地產業務后公司利潤指標得以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交易完成后,魯商發展的負債率依然很高。
截至2022年10月31日,魯商發展在本次交易完成前后的資產分別為590.92億元和107.51億元,交易后資產減少483.41億元;交易前后的負債分別為536.81億元和65.87億元,負債減少470.94億元;交易前后的負債率分別為90.84%和61.27%,負債率降低了29.57%。
魯商發展出售房地產業務應該來說是好事,但在國家2022年末大力支持房地產業務時出售,而且價格不高,有點可惜。另外,本以為出售房地產業務后,公司負債會大幅降低,結果只是降低了29.57%,依然負債61.27%,說實話,負債率有點高,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022年上半年,上海家化的資產負債率為44.64%,丸美股份負債率為16.35%,水羊股份的資產負債率為49.63%,珀萊雅的的資產負債率為41.21%,貝泰妮的的資產負債率為16.65%,拉芳家化的資產負債率為7.78%,名臣健康的資產負債率為23.1%,上述幾家企業平均負債率為28.48%。
企業資產負債率高,會增加財務風險,甚至會導致企業運營資金緊張而引發財務危機。
目前,魯商發展化妝品業務在20億元規模上下,隨著規模的增大,其增速將不斷放緩,這是投資人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不過很多投資者現在只看到了化妝品和醫美行業高估值的邏輯,而忽視了風險。
實際上,自魯商發展發布籌劃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信息后,不到2個月的時間先后收獲了6個漲停板,而目前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發布《新冠疫情時期整形美容醫療風險管控指導意見》正在網絡擴散。
公開資料顯示,中華醫學會是成立于1915年的學術性社會組織,由中國醫學工作者組成。該學會下屬的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醫美分會)于1990年11月14日在武漢正式成立,主要業務包括開展醫美相關學術交流、編輯出版期刊及書籍和音像制品、美容醫學專業教育與培訓等。
該指導意見稱,近期國內醫美行業陸續出現新冠感染后的患者在進行常規醫美治療時出現惡性事故的案例。分會經充分調研后,特提出,新冠感染后機體免疫系統紊亂,處于高敏狀態,增加了玻尿酸等注射時疼痛及過敏的風險。由于發燒新陳代謝加速,會加快注射物吸收。新冠陽性以及正在康復中的患者禁止實施任何醫美項目;新冠轉陰康復早期(4周內)患者,慎重實施中小醫美項目,原則上禁止開展全麻手術項目。要嚴格做好相關術前檢查。
或受此影響,本是2023年開門紅的股市,午后多只醫美概念股跳水回落,截至1月3日收盤,昊海生科A股收跌5.99%、華熙生物收跌3.53%、朗姿股份收跌2.70%、愛美客收跌1.89%、貝泰妮收跌1.90%。
或許是清揚君多慮了,還是讓我們一起看1月4日魯商發展的股價走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