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明鴻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市國資委實際控制的電子城(600658.SH)經營業績大逆轉,靠的是房地產。
1月6日晚間,電子城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全年盈利為4.70億元至6.8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最高可能達20倍。
去年三季報顯示,電子城盈利0.43億元。僅僅在四季度,電子城實現了逆勢翻盤,業績大幅倍增,電子城憑什么?地產!公司在公告中解釋,其按計劃實現了科技園區項目的交付。
大約是從2017年開始,電子城大舉推進科技服務戰略轉型。在財報中,公司也用了大量筆墨,重點介紹全面推進落實科技服務“鵬圖”戰略各項任務。不過,目前來看,公司超過七成營業收入仍然來自房地產。
而且,電子城存在財務壓力。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4.12%,前三季度利息費用為1.97億元。
全年預盈超4.7億增逾13倍
電子城的一紙公告令人吃驚,公司業績似乎在一夜之間翻盤。
根據最新業績預告,2022年度,電子城預計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為4.70億元至6.80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的0.32億元相比,將增加4.38億元到6.48億元,同比增幅為1388.52%至2053.60%。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為4.30億元至6.40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0.45億元相比,將增加4.75億元到6.8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064.38%至1535.36%。
2021年,電子城實現營業收入19.65億元,同比下降47.90%,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32億元、-0.45億元,同比下降93.94%、113.25%。
2022年,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扣非凈利潤不僅實現扭虧為盈,且大幅增長。
全年業績翻盤,主要在四季度。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1.38億元,同比增長176.10%,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43億元、0.19億元,同比增長117.33%、107.22%。
從單個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4億元、15.91億元、2.63億元,同比增長14.08%、477.93%、5.08%。對應的凈利潤為-0.84億元、2.44億元、-1.16億元,同比變動21.34%、336.92%、-189.34%。同期,公司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85億元、2.26億元、-1.23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21.54%、314.85%、-184.87%。
季度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相差不大,變動趨勢基本一致,說明公司凈利潤主要來自主營業務。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數據顯示,公司業績極不穩定。而且,雖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倍增,但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處于低位。
根據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四季度,公司凈利潤預計數為4.27億元—6.37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計數為4.11億元—6.21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82億元、2.12億元相比,同比增長151.42%—225.89%、193.87%—292.92%。
針對全年大幅倍增的經營業績,電子城解釋稱,2022年,公司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反復對日常經營造成的影響,積極應對,按計劃實現了科技園區項目的交付,同時科技服務業務運營質量進一步提升。兩因素疊加,共同推動公司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根據公司的解釋,經營業績大幅倍增,主要原因為科技園區項目,這一項目,主要涉及地產。
業績不穩科技服務待發力
盡管凈利潤同比大幅倍增,但市場對電子城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表現出擔憂,因為,公司的歷史業績一直不穩定。
電子城的前身是北京天龍,1993年5月24日躋身A股市場,2000年左右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公司更名為兆維科技。2009年,成立于1994年的電子城,成功實施電子城老工業基地的升級改造和電子城科技園區的開發建設后,與兆維科技進行資產置換,電子城因此完成借殼正式登陸A股市場。
電子城的全稱為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是由北京電子城投資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公司名稱的變更,是公司產業轉型的體現。公司原本是一家從事科技產業地產開發運營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投資及投資管理、房地產開發及商品房銷售、物業管理、高新技術成果(企業)的孵化等。
2013年,電子城提出“立足北京,走向全國”的布局戰略,2017年,公司實施全國擴張計劃,相繼拿下廈門、昆明等多個城市地塊。也是在2017年,電子城提出向科技服務戰略轉型。
2020年,公司宣布出資0.93億元收購知魚智聯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簡稱“知魚智聯”)40%股權,溢價率高達195倍。知魚智聯成立于2019年9月24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其是一家以云計算、人工智能行業解決方案為核心業務的企業。電子城稱,本次收購,將助力公司實現戰略轉型。
借殼上市之后,電子城的經營業績如何?2009年,公司實現凈利潤3.17億元,2010年至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3.65億元、3.12億元、4.26億元、4.98億元、4.97億元、5.20億元、4.20億元、5.08億元。這八年,雖然有所波動,但總體上還是呈上升趨勢。
2018年至2021年,電子城開啟向科技服務戰略轉型之后,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4.10億元、3.51億元、5.21億元、0.32億元,同比變動-19.40%、-13.88%、48.35%、-93.94%,波動明顯。
在財報中,電子城表示,公司全面推進落實“鵬圖”戰略,構建出科技服務創新發展新格局。公司科技服務業務包括科技研發服務、科技孵化服務、數字科技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科技生態運營服務、科技創新平臺服務。其中,科技生態運營服務,即提升園區運營和科技生態營造能力,主要是充分發揮知魚智聯專業化技術優勢和運營經驗,加大資源協同,持續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不過,轉型已有五年,公司的收入仍然靠地產。2022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地產的收入占比為76.47%,毛利率為37.27%,來自科技服務的收入為4.51億元,占比為24.03%,毛利率為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