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相關資料圖)
近10年來凈利增降交替,上演過五輪“變臉”的國內知名疫苗企業沃森生物(300142.SZ)迎來了經營業績由降轉增時刻,能否持續,值得懷疑。
3月29日晚間,沃森生物披露的年報顯示,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86億元,同比增逾46.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7.29億元,同比增逾70%。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2年,盡管沃森生物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為高速增長,但與歷史上的巔峰時刻還有一段距離。2020年,公司凈利潤曾超過10億元。
一個奇怪的現象的是,2013年以來的10個年度,沃森生物的凈利潤增長、下降交替進行,上演了五輪。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穩定。
作為一家疫苗研發銷售企業,沃森生物在銷售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接近營業收入的40%。
備受關注的是,沃森生物的股東熱衷于減持套現。粗略估算,創始人股東李云春及劉俊輝累計套現金額超過50億元。
砸19.3億營銷驅動業績高增
沃森生物實現的經營業績高速增長,但真實盈利能力值得懷疑。
根據年報,2022年度,沃森生物實現營業收入50.86億元,較上年增加16.23億元,同比增長46.89%。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7.29億元,較上年增加3.01億元,增長幅度為70.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為8.59億元,同比增長45.33%,均為高速增長。
分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四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6億元、16.92億元、13.58億元、13.80億元,同比增長51.28%、84.70%、74.24%、3.49%。對應的凈利潤為0.39億元、3.82億元、1.10億元、1.97億元,同比增長20.09%、33.22%、144.35%、211.25%。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97億元、3.83億元、1.9億元、1.82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29.95%、132.57%、35.75%、-11.99%。
季度數據顯示,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大幅放緩,扣非凈利潤出現負增長。
針對2022年高速增長的經營業績,沃森生物解釋稱,公司優化疫苗產品營銷網絡布局,強化核心產品市場推廣力度,集中精力聚焦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產品推廣和銷售,疫苗銷售量較上年同期持續增長。此外,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畢赤酵母)獲批上市,兩個重磅產品銷量增加綜合影響,致公司業績增長。
誠如沃森生物所言,公司經營業績增長,源自強化核心產品市場推廣力度、集中精力聚焦 13 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產品推廣和銷售。2022年,公司投入的營銷費驚人。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沃森生物的銷售費用為20.2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39.76%。其中,市場推廣費及維護費、業務宣傳費(以下合計簡稱營銷費)合計為19.32億元,占銷售費用的95.55%,占營業收入的37.99%。
接近四成營業收入用于營銷推廣,沃森生物的營銷力度足夠大。
19.32億元營銷推廣,驅動的業績高增長,可能存在水分。截至2022年底,沃森生物的應收賬款為35.77億元,較2021年底增加10.96億元,增長幅度為44.18%。
其實,不只是2022年,沃森生物一直重視營銷推廣。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營銷推廣費分別為4.05億元、10.70億元、12.6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4.51%、36.41%、36.44%。
盡管持續大舉營銷推廣,沃森生物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波動十分頻繁。
僅以凈利潤數據為例,2013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48億元、1.43億元、-8.41億元、0.70億元、-5.37億元、10.46億元、1.42億元、10.03億元、4.28億元,同比變動-79.43%、199.47%、-686.30%、108.38%、-862.34%、294.77%、-86.43%、606.60%、-57.36%。
算上2022年,沃森生物的凈利潤上演了五輪增降交替。這讓人有理由懷疑,2022年高速增長的經營業績能否持續。
董事長瘋狂套現超40億
經營業績大幅波動,二級市場上的股價波動也頻繁,與之有關聯的是,董事長李云春瘋狂減持套現。
公開信息顯示,1962年出生的李云春,1987年從醫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位于昆明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專門從事生物制品研究開發工作。1993年開始,李云春負責疫苗銷售。在此期間,他常常在工作之余跨省販賣疫苗。一段時間后,他下海創業。
2001年,李云春創辦的潤生藥業,與陳爾佳創辦的伯沃特生物、云南盟生藥業聯合重組,更名為云南沃森生物有限公司。2010年11月,沃森生物登陸創業板,發行價95元/股,上市當日股價最高達158元/股,市值高達158億元,創下當時創業板股價最高紀錄。
李云春一直擔任沃森生物董事長一職。限售股解禁后,就籌劃減持套現。
2015年年報顯示,當年底,李云春持有沃森生物1.62億股股份,到2022年底,其持股數量為2715.02萬股。
根據wind數據,2017年7月,李云春減持2829.30萬股股份,套現約3.30億元。2018年12月,減持1214.30萬股,套現2.48億元。2019年1月31日至3月25日,其合計減持1678.53萬股股份,套現3.22億元。2020年6月17日、24日,其分別減持1258.89萬股、349.99萬股,分別套現5.98億元、1.75億元。2020年6月17日至24日,其減持1608.90萬股,估算套現8.53億元。2021年5月17日,其減持983萬股,套現約6.50億元。6月2日,其又減持253.67萬股,套現1.77億元。
進入2022年,李云春在1月12日、13日,相繼減持600萬股、305萬股,合計套現4.84億元。
綜上,李云春合計減持約1.11億股,累計套現38.37億元。
沃森生物的第一大股東也多次變更,截至2016年三季度,第一大股東一直是李云春,二、三大股東分別為劉俊輝、陳爾佳。2016年四季度,通過股權轉讓,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本次股權轉讓,李云春套現約4億元。李云春減持加協議轉讓,合計套現42.37億元。
到2021年,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通過減持逐漸退出,劉俊輝成為第一大股東。
作為曾經的二股東,劉俊輝也頻頻減持。2016年,通過向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轉讓股權,劉俊輝套現約3億元。2019年10月—2020年1月17日,劉俊輝累計減持433.01萬股,套現1.31億元。2020年4月4日至2020年10月3日期間,合計減持1147.08萬股,套現約5億元。
劉俊輝還進行了其他的減持,由于沃森生物未披露,不便估算。
綜上所述,僅僅是李云春、劉俊輝二人,通過減持、協議轉讓等花式減持,累計套現金額51.68億元,實際套現金額可能遠超這一數據。